首页 > 基础教育> 文章详情页

红色小学: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前进

  红色小学: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前进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进一步继承与弘扬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知行合一,促进文化浸润与研学实践相融合,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立足学校实际,构建了“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前进”红色研学课程。

  行走的课堂,在于精神传承。学校在统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基础上,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经过研讨遴选确定“长征精神”“红船精神”“西柏坡精神”“周恩来精神”为主的课程内容体系,构建了“沿着党的足迹前进”“永远的长征”“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前进”“永远的怀念”四大课程群,坚持文化育人、实践育人,让精神传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重走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学校每周安排学生分批走进学校微型长征园,了解长征历史,爬“泸定桥”过“草地”,锻炼体魄的同时铭记红军精神;先后两次带领学生开展“红军娃重走长征路”研学之旅,经瑞金上井冈、过乌江奔遵义,探长征遗址、瞻仰红军长征纪念馆……这条充满传奇色彩的革命之路让孩子真正理解了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

  永远的怀念,传承总理风范。周总理诞辰日,全校师生参观周恩来故居、纪念馆,开展大型纪念活动;先后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歌声飘过60年》《沿着党的足迹前进》、中国文联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5周年文艺演出、江苏省全民阅读大会的朗诵等活动。“我要像周爷爷那样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忠于党,忠于人民……”是孩子们的心声。

  学党史知初心,立下报国之志。“六一”儿童节前,学校带领学生代表走进中共“一大”会议旧址纪念馆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学校寻访雪龙号南极科考船,体验祖国科技之强大。暑假里,师生走进革命圣地西柏坡,“五大书记”铜像熠熠生辉,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旧居简陋而神圣。在一次次活动中,理想与信念教育根植心田,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尽在其中。

  行走的课堂,在于体验感悟。红色研学课程以儿童为中心,在研中学、学中研,策划了“唱红色歌曲”“读红色书籍”“讲红色故事”“诵红色诗歌”“观红色电影”“演红色经典”等六大行动。

  唱红色歌曲:队伍集合,唱起《穿上红军的军装》;行进途中,《红星闪闪》《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童声唱响;高唱红歌,童心向党。读红色书籍:研学途中,师生共读;晚间总结会,阅读分享;品读红色经典,牢记初心使命。讲红色故事:《为中华之崛起读书》《飞夺泸定桥》人人必讲;《遵义会议》《突破金沙江》《朱德的扁担》等师生共讲;长征是宣言书,人人都是讲解员。诵红色诗歌:《三字经·诵总理》《长征》《大江歌罢掉头东》等团体朗诵节目已成为学校经典,先后多次应邀参加省、市活动。观红色电影:研学期间,学校适时播放红色电影,传承红色精神,培养红色少年。演红色经典:研学中路过红军小学,学校都会开展联谊活动;自编自演的歌伴舞《梦中的周爷爷》、舞蹈《红色的翅膀》等先后荣获中央电视台、省、市一等奖;第一批重走长征路的学生还参与了中央电视台《闪闪红星》专题片的拍摄。

  一路寻访一路歌,一路参观一路读书;寻访归来,宣讲寻访故事,开展汇报演出……在孩子心中自然植入红色基因,埋下红色种子。

  行走的课堂,在于角色转变。行走的课堂,突破课堂界限的同时,角色也发生了转变。学校结合课程特点因材施教,先后组建了红军娃寻访团、艺术团、讲解团、文学社等,给孩子以小记者、小讲解员、小团员的身份。他们以团体为单位走进纪念馆,寻访革命圣地,走泸定桥、过草地,通过实地走访、采访、体验等方式,自然萌生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在行走的课堂上,学生既是课程的参与者、体验者,也是课程的创造者。课程启动,他们全程参与启动仪式;课程开始,他们在场学习;研学之后,他们或参与大型汇报演出,或宣讲研学故事介绍成长的切实体验,或诵读经典赞美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或歌舞表演倾诉心头的无尽怀念和敬仰等。红色研学课程已成为学校一张名片,学生在实践中成长着、快乐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全部的课程即全部的生活,一切的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的生活都是课程。”在行走的课堂,孩子在红色精神的熏陶下健康成长,享受着丰富多彩的金色童年。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实验小学 李 军)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