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教育> 文章详情页

从评课到议课:构建专业成长共同体

  当前,沿袭了许多年的“评课”一词逐渐被“议课”所取代,不仅是说法的改变,也体现了教育理念的优化、教研文化的重建,更是课堂教学变革的需要。而新型的议课理念和实践,正一点一滴地变革着传统评课模式,悄然开启我们所向往的理想境界,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的构建。

  从评判定性到平等对话,创设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曾经,我们看惯了类似这样的评课场面:一众人围着某位刚讲完公开课的教师,热心地提出许多意见和建议。执教者频频点头,似欣然接受,却又满脸茫然,无所适从。与之相反的另一幅画面是:执教者对于扑面而来的批评,针锋相对,激烈争辩。在此背景下,所有参与者的发言均指向这节课的优劣得失,甚至直接指向授课教师本身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显然,这种议课场面不是我们推崇和追求的,我们呼唤更加平等民主、对话合作、理解分享式的议课。

  而要实现平等对话,和谐的人际关系、合作的价值取向是不可或缺的。在议课中,需要我们创建有利于围绕问题对话交流的语境,将心比心,相互尊重:以朋友的身份探讨,营造平等友善的交流氛围;以委婉的语气沟通,达成真实有效的交流效果;以诚恳的态度商榷,实现授课教师与听课者的求同存异。在以往的评课活动中,教师多以旁观者、局外人、帮助者的角色出现,而在议课活动中,教师则以参与者、当事人、平等者的主动态度自居。

  在议课中,无论是执教者还是观课者,都有必要充分意识到自身的独特性,既不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又尊重他人,理解对方的处境和行为,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考虑他人的观点和立场。

  从畅所欲言到“呼叫转移”,在提问探询中引发思考。平时,我们一次次经历了这样的场景:匆忙拿着听课本,赶到某个班听某位教师讲某节课。在进入课堂之前,对于教材、学情、教师的设计没有任何交流和了解;议课时,根据自己一节课的观察,或者勉为其难,或者信马由缰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为了防止议课的主观随意和漫无目标,我们在议课前和议课中要学会“示弱”,转移话语权,多提几个问题,多些认真倾听。

  一是我们要在“议”前询问执教者,这是尊重和理解授课教师的需要,有助于解读他们的真实想法。同时,我们对自己的真实想法先存而不说,只陈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提问的方式与教师进行交流,促进执教教师的思考。如何询问执教者呢?这样一些常用的语言,无疑让我们更容易走进执教教师的心灵。在了解设计意图方面:就相关的主题,你是怎样设想在课中体现的?在唤起执教者自我评价方面:在本节课中,你觉得让自己满意的地方和遗憾之处在哪里?有什么困惑需要与大家共同讨论?在直面真实细节反思方面:我观察到你是这样做的,能说说当时的想法吗?以此引发深层次对话,获取对某些现象的认识,达成对某些问题的认同。

  二是我们在议课中适时将有价值的问题转移话语权,可引发参与者的集体思考。此时不妨使用这些“话术”:大家就相关主题观察到了哪些现象?有什么需要讨论的?就刚才这位老师提到的这一现象,你们有什么样的思考?假如让你来教,会怎样设计?作为一名观课教师,我们未必对每一堂课都有真知灼见,在议课时不宜简单轻率地下结论,而是依托询问,重视倾听,少用一些判断句,多用一些疑问句。因为合理的教法学法未必只有一种,我们的观点意见也未必都正确。所以我们要容忍多样性、鼓励多元性、探讨多变性,与参与者一起经历交流、碰撞与成长。

  从自我中心到同在共行,谋求群体成长的效果。在常规评课中,我们可能都很熟悉这样的场景:面对一位教师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观课者虽然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但内心深处还是隐隐觉得自己是一个旁观者,这些都是他人的问题、假想的问题、个性的问题。而在议课中,参与者必须有同在共行、同理共情的思维、立场和表达方式。教师会认为这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现实的问题、亟待解决的问题。“同在”即不将自己当成局外人,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共行”即将授课教师的问题当成大家的问题,共同交流研讨,提出解决方案。

  为了同在共行的追求和目标,我们议课时可采用这样的话语结构:“假如我来执教,我将这样教”“我这样设计,是基于如下考量”……

  让自己身处其间,从实践的角度、操作的层面思考问题,提出新的设想,寻找更有价值的思路。我们要知道,议课的目标不是着眼于对课的好坏做评价、下结论,不是把课堂上的现象视为授课教师的得失成败,而是当作参与者需要共同面对的疑难和困惑,同时赋予所有参与者一项平等的表达权。在这样的对话场中,所有人的意见都容易被倾听和悦纳。

  (作者王海军系湖北省襄阳市恒大名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