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教育> 文章详情页

“县中振兴”要做好师资大文章

  “县中振兴”,当务之急是打造一支引得来、留得住、教得好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引得来”,要软硬兼施。县中教师大多来自本地师范院校,而因为发展机遇、薪资待遇等方面差距,较高层次的师范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大多选择留在大城市,不愿意到县中任教。要克服这一阻碍,为县中注入优秀教师,一方面要直面并尊重个体的发展需要,保障工资待遇,同时要为教师创造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另一方面,可进一步细化并加强师范生定向培养工作,在“公费师范生计划”“优师计划”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强县域高中教师定向培养工作,让优秀师范生或有志于家乡教育振兴的人主动选择、积极参与、履约任教。

  “留得住”,要不拘一格。优秀教师流失是“县中塌陷”的一个主要原因。县域高中培养教学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颇为不易,培养出的优秀教师不断流失,县中不仅会失去发展红利,甚至会失去培养信心。因此,国家《“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严禁发达地区和城区学校恶意从县中抢挖人才。在实际落实过程中,除了制度的刚性约束,淡化荣誉称号的“通行效能”,让其回归对教师能力的认可这一初衷尤为关键。此外,在有关教师能力认定的市级及以上层面的考核评价中,名额分配适当向县域高中倾斜,也能起到稳定教师队伍的作用。

  “教得好”,要科学借力。客观而言,县域高中与城区高中、县域内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之间,普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尤其是在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和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县域普通高中稍有不慎,与城区高中的差距就会被拉大。因此,要想让县中教师“教得好”,必须学会科学借力。除了拓宽教师发展空间,提升工资待遇,畅通进修学习途径,还应不断加强市县间、县域内高中教师的交流学习力度,提升县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拓展思维和眼界也尤为重要。需要指出的是,在高中教育发生深刻变革的今天,县中教师如果能准确把握高中育人模式的变化,洞见高中学校育人的时代诉求,在“教得好”的同时也能“育得好”,将进一步缩小市县差距。

  “县中振兴”是国家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关键环节,各地区、各部门、各学校都应主动作为,协调推进,努力建设高质量的县中教师队伍,为教育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强德平系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一中学)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