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理论> 文章详情页

师德师风是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

  师德师风是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

  □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刘君玲 聊城大学教育学院 满忠坤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改革的文件,也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以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5类主体为抓手,关注教育评价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教师评价方面,再次强调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

  师德师风何以成为第一标准

  强调立德垂范是我国教师职业素养的优良传统和时代主题。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本,也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文化传统和时代主题。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之师表的地步”。由此可见,把“师德”作为教师职业素养的首要标准,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进入新时代,社会发展对教师师德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一方面,明确了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针对主要问题、突出问题,划定教师职业道德底线。2018年11月,教育部颁布了《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教师划定师德底线。这是国家对新时期各层次教师行为规范和行为品德的新规定、新要求。另一方面,对新时代的师德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标准。2014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与教师座谈时提出希望广大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2020年9月9日,在第三十六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问候,对当代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责任担当进行了赞赏和肯定,并“希望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作出更大贡献。

  综合世界各国或地区有关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可以发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直居于首要地位,并且对其内容进行了明确的界定。1996年,美国制定了《优秀教师行为守则》,共计26条,明确了教师行为准则的禁令。2012年9月,英国政府颁布新修订的《教师标准》,对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所要具备的个人和专业操守做了明确规定。

  标准建设的基本理念

  《总体方案》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设计了一系列改革任务。

  问题导向,破立结合。《总体方案》直指教师评价中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问题。长期以来,在外部学校评价指标导向、量化评价盛行和社会功利化氛围影响下,对教师的评价产生了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从而无法全面、多维度地衡量教师师德、教书育人能力、职业态度等。这不仅影响了教师群体发展,也窄化了教育价值,甚至制约了教育的科学发展。在“破”的基础上,《总体方案》为优化教师评价提出“立”的要求。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首要条件,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总体方案》的设计不仅做到了破立结合,而且避虚就实,明确提出师德师风是贯彻教师评价过程的第一标准。

  遵循规律,引领与监督并存。《总体方案》既注重对教师的高位引领,又坚持底线要求;既注重对教师内生动力的激发,又注重外部规范的制定。除此之外,《总体方案》还特意提到“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考察,而非考查,后者是用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而前者强调的是实地调查和细致深刻的观察。确立考察的方式既是对教师劳动特点的尊重,也避免了因为强调师德师风建设而可能加重教师负担。

  渐进改革,系统推进。在《总体方案》出台前,新时代幼儿园、中小学、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已经颁布。《总体方案》则把依法依纪予以严惩具化为建立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同时,又要求探索实施教育全行业禁入制度。教育评价走到现在,进一步增加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才能取得改革政策效益的最大化。教育评价改革的深化必然进一步推动规范体系建设,而规范体系的建设也能改进教育评价的治理水平。

  师德师风标准的有效落实

  师德建设和考察全程化、常态化。抓好日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与考察。在教师的各类培训、基层党组织建设、教职工理论学习过程中,要有机融入师德师风建设和考察;在教师自身生涯成长和发展的关键环节,要把师德表现作为首要的评价标准,推动更多教师把职业道德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一种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内外结合,系统推进师德师风规范体系建设。各区域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研究并出台相关措施,结合人财物等方面的保障,系统推进师德师风规范体系建设。对内,结合教师职业特性,注重激励和督促,引发内生动力;倡导师德师风建设,树立基层典型,健全教师荣誉制度,进行典型示范和文化引领。对外,明确负面清单,对违反行为进行严肃惩处,坚决杜绝任何有违师德师风建设行为的发生。探索进行师德师风评价规范的试点,总结经验、整改完善存在的问题,逐步建立和落实系统化、协同化的规章制度。

  加强评价专业化建设,优化师德评价方式。建立健全师德评价的体制机制,提升师德评价的规范化;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立教育评价、教育测量等相关专业,培养教育评价专门人才;创新评价方式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尽量减轻学校、教师和学生不必要的负担;探索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元评价范式,逐步形成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合理的评价体系,使教师在育人上的投入得到积极、有效的反馈。

  加强督导,注重宣传。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主动担负起监督落实的责任,全力保障改革在实践中落地生根。要把落实师德师风评价情况作为考核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要配套相关激励与惩罚机制,制定落实工作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确保标准执行到位。要加大宣传解读力度,准确理解其科学理念,为制度执行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