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头条> 文章详情页

青年治沙人宋忠硕:以“碳护林”模式染绿西北荒滩,谱写生态振兴新篇章

  本网讯 在西北辽阔而苍茫的土地上,一位来自河南的青年党员、创业者宋忠硕,正用脚步丈量风沙,用技术播种绿色。作为河南碳护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他带领团队扎根中国西部沙漠五年,成功探索出融合“生态+经济”双重效益的“碳护林”治沙新模式,为中国西北生态屏障建设与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2020年,宋忠硕第一次走进民勤。面对肆虐的风沙和脆弱的生态,他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一定要把这片荒漠变成绿洲”。他放弃舒适的都市生活,选择扎根荒漠,在沙地上建起试验基地,用科技与创新治理生态难题。

宋忠硕查看梭梭长势

  他所创立的“碳护林”项目,打破了传统治沙只有投入难有产出的困局。通过将“林业碳汇”与“防风固沙”有机结合,既提升了植被覆盖率、修复了生态,又借助碳汇交易机制吸引东部企业资金西流,让生态效益可量化、可转化。更值得一提的是,团队自主研发的“行列链式林—麦草—沙米三合一治沙造林新技术”,依托无人机解析沙漠微风环境,大幅提高固沙效率、降低造林成本,创新了新时代治沙模式。

  在推进机制上,宋忠硕提出“钱、政、地、技、力”五方协同模式,有效整合政府、企业、土地、技术和劳动力资源,为企业参与西部治沙开辟清晰路径,也让当地村民真正成为生态建设的参与者与受益者。项目建在村边、护田增收两不误,村民通过参与造林劳动,日均可增收230—300元。沙地绿了,百姓腰包也鼓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里不是口号,而是每天都在发生的现实。

宋忠硕(左一)同参与碳护林建设的大姐们一起吃午饭

  “敢向沙海要答案,沙海荒滩也是金山银山。”宋忠硕这样总结他的治沙创业路。在他看来,技术是起点,协同才是持续发展的加速器。如今,一批批中东部企业在他的引导下走进西北,一片片碳护林正连点成网,曾经的沙海正在悄然变成希望之野。

  宋忠硕和他的团队,正是这一代中国青年“扎根祖国大地、勇担时代使命”的生动缩影。他们以爱国情怀为帆,以国情民情为舵,不仅改变了沙漠的颜色,更拓宽了乡村振兴、生态振兴的实现路径。未来,他们将继续推广“碳护林”模式,助力更多沙区走向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为中国西部乡村全面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大力量。(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供稿)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