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理论> 文章详情页

跳出隐喻藩篱 写出思辨好文 ——以2022年全国两套试卷作文题为例

表1

  ■高考典型试题解析

  综观2022年高考作文,有不少是隐喻性作文,包括天津卷之“烟火”、全国新高考Ⅰ卷之“本手、妙手、俗手”、全国甲卷之“题额”、全国乙卷之“跨越”。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更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

  笔者认为,要想使隐喻性写作走向深刻,应努力在词语所构建的情境中探微寻幽,在那些被隐喻遮蔽的地方深入下去,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持续拓展,由求同走向求异,由单向诠释走向多元思辨,这样才有望写出有思想深度的文章。

  如何深入下去?在面对一个问题时,应提出第一问:“是真的吗?”即对命题首先进行事实判断,确保命题是有意义的真问题。如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的作文题,材料指出:“……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材料启示学习或生活中“基础”的重要性,这大致是符合一般性认知规律的。

  其次是第二问:“是对的吗?”就是对材料进行价值判断,在这一点上,材料前面已经强调“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即“基础”是“创造”的条件之一,也就是说,“本手”是“妙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俗手”是“本手”的可能性结果,题目中非常严谨地强调“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即“对本手理解深刻”与“出现妙手”并无必然联系,这在生活中可以找到无数佐证事例,单就情境提供的琴棋书画等技艺学习而言,如有些书法学习者学习一辈子,基础不可谓不扎实,理解不可谓不深刻,然而无一笔是自己的,终究也不过是写字匠。另外古语有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如果取法不端,理解再深刻,基础再扎实,也是难以成为书法家的。

  第三问:“是唯一的吗?”即是否有可替代性。由“本手”走向“妙手”是唯一的吗?“本手”不精就必然走向“俗手”吗?显然不是,人类历史中很多妙手偶得的“创造”,有的甚至和“对本手理解深刻”与否毫无关系。2013年第3期《世界专利情报》杂志刊载了6项“偶然发明”,其中不粘锅和薯片的发明颇为有趣——1954年,法国工程师马克·格雷瓜尔的妻子柯莱特突发奇想,觉得丈夫用来涂在钓鱼线上防止打结的不粘材料聚四氟乙烯如果用在煎锅上效果一定不错,不粘锅由此诞生。我们不能说柯莱特因为深刻理解了“锅”的原理才创造了“不粘锅”。1853年,厨师乔治按照标准的法国尺寸制作了炸薯条,但一位顾客觉得乔治做的炸薯条太厚,于是乔治又做了一批薄一点儿的,但同样不能让顾客满意,被激怒的乔治决定教训这位客人,他把薯条做得非常薄、非常脆,然而客人却非常喜欢这种像纸一样薄的马铃薯片,从此薯片成为特色食品。乔治正是反“本手”而行,才产生了“妙手”。当我们追问至此,对“本手”与“妙手”的关系已经能够展开较深入的辩证思考了。

  通过以上“三问”,学生能够初步对被隐喻遮蔽的问题作出判断,从而打开思路,选定自己的立意方向,避免了对材料的单一诠释,走向真正的思辨。

  再以2022年全国甲卷的作文题为例,这道作文题出来后,很多人大呼“看不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材料引用了《红楼梦》中的内容,学生出于对《红楼梦》的阅读恐惧进而影响了对作文题的理解。其实对于这道题目,即使是未读过《红楼梦》或者涉猎不精的学生,也是完全可以写的。因为材料只是利用《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中的相关内容设置了一个情境,而写作的任务是“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也就是说,谈“启示”才是写作的任务,而且“启示”的维度已指示得非常清楚,“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学生审题的关键是要识别这个隐喻究竟指向“更广泛的领域”中的哪类问题,从而破除被隐喻遮蔽的地方。

  面对问题,我们首先要进行事实性追问,“是真的吗?”就题目而言,首先就是要弄清楚情境所给的“给匾额题名”这个隐喻主体究竟指什么,“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情境独创”这三种方法性隐喻又分别指什么。我们用一个简单的图示来说明:

  (见表1)

  这样题目就转换为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阐述对待传统文化或传统经验应该采用怎样的态度和方法,以及这些方法之间又是怎样的辩证关系。

  当然,我们也可以进一步追问“是对的吗?”“是唯一的吗?”不断深入对问题的思考。“直接移用”未必就不好,“情境独创”也未必就一定好,对待传统文化现象,要审慎思考,辩证分析,切勿简单、粗暴、武断,这些道理鲁迅先生早在《拿来主义》中就有过深刻的阐述,这就是高考对学生言语表达及理性思维品质的深度考查。

  所以,考生只有跳脱出隐喻制造的种种困局,通过不断追问,作出事实判断、价值判断,才能走向理性,考生的思维品质才能通过写作充分彰显出来。这也是教师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尤其需要重视的部分。

  (作者李小军系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