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理论> 文章详情页

奋斗依然是新时代青年的青春底色

  根据《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09—2021)》,“躺平”不过是青年的一种情绪表达,“奋斗”依然是当代青年的主流倾向。2022年北京大学毕业典礼上,一名毕业生勇敢提出要学会直面平凡、拥抱平凡、敬畏平凡,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在被需要的每个瞬间,化平凡为不凡。在清华大学,有学生自发创办了一个“普通人的特奖”——特普通奖学金,引发媒体关注。

  这些现象让我们再次审视那些坚持努力却没能崭露头角的青年。其实,普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改变的勇气。新时代中国青年不只有斗志昂扬,还应该有日积跬步、笃行致远的韧劲。

  奋斗是青年的底色。正如《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中所描绘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坚守“永久奋斗”光荣传统,把平凡的岗位作为成就人生的舞台。每个青年都有展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平台:在产业一线,青年技术工人坚守岗位,苦练本领,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制造”;在城市街头,青年外卖小哥、快递小哥风雨无阻,为社会传递幸福与温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更是有大批“90后”“00后”志愿者走上抗疫一线,书写青春担当。这些平凡的人都在做着不平凡的事,将平凡做成了不起,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经历。

  青年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也是一个不断积累提升的时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描绘了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必然历程。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青年要做好人生关键时期的积累,为之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提高学习能力,夯实发展基础。学习能力是贯穿人一生的重要技能,也是青年实现自身发展的前提条件。青年的发展是不断上升的过程,只有提高学习能力,才能汲取最新的知识,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复杂的外部环境变化下把握时代的脉络,找准前行的方向。

  其次,提升实践能力,紧密联系实际。实践能力与学习能力同样重要,汲取的知识和能力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创造价值。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14岁至35岁的注册志愿者已超过9000万人。他们活跃在社会各个领域,深入社会成为他们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青年要崇尚实干,将自己的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再其次,加强创新能力,不断与时俱进。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在中国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一大批青年担重任、挑大梁。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在创新创业领域,青年一展才华。2014年以来,在新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中,大学生创业者超过500万人。这也提醒当下青年,时代的发展召唤青年发挥聪明才智,为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青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注定不可能一帆风顺,迷茫和焦虑是年轻人常有的状态。奋斗的道路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青年做新时代的强者,在奋斗的过程中要辩证看待挫折和失败,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挑战,这些经历会成为个人发展的宝贵财富。

  (作者王亮系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