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教育> 文章详情页

做智慧型的语文教师

  做怎样的语文教师?做一名智慧型的语文教师,是我从《余映潮给语文教师的80条建议》这本书中找到的答案。“智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对于一名语文教师来讲,既要有深厚的底蕴,还要有足够的机智,谈何容易。余映潮老师给的建议带着我们回到了问题的起点——什么是语文教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不思考什么是语文教学,我想他一定是不称职的。

  现在请我们扪心自问,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是不是多数时候我们都是抱着手中的课本,恨不得把它揉碎了、嚼烂了、分析透了讲给学生?是否很多时候我们带领学生反复地品味课文的中心思想、人物的性格特点、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我们将手中的课本奉为圭臬、不愿意拓展一点儿?是否很多时候我们用一个一个琐碎的问题,零敲碎问一路引领学生说出我们想要的标准答案,却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很多和我一样毕业于中文系的学生都会知道,我们上的第一堂课,老师就会告诉我们什么是语文,什么是语文教学。课本中清楚地写着“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老师也告诉我们,“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只是有时候我们过于依赖课本,忘记了要教给学生什么罢了。

  余映潮老师认为,语文课要传授给学生的便是语用的能力,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我非常同意余老师的观点,我认为语文教学就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那么课本的作用、课文的作用是什么呢?是从这些优秀的经典文章中体会作家是如何运用文字表情达意的,学会了这些方法,学生才能够去深切地体会和表达,从而实现对语言文字的运用。

  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来,我们要做怎样的语文教师?

  做学习型语文教师

  学习教材,进行文本细读。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提炼文本的写作亮点和写作方法,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手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学习,争取做到一课一得。

  学习名师的教学课例。我想对于一名年轻语文教师而言,这应该是一个屡试不爽的办法,取众家之长补己之短。但观看课例绝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要对课例进行感受,感受名家思维,感受好课精妙;进行咀嚼,咀嚼这样做的意义;进行对比,比较自己与名家的差距。这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必然看到美丽的风景。这几日我偶然在网上看到了余映潮老师的《刷子李》这篇课文的教学实录,余映潮老师两个主问题贯穿课文始终,摒弃以往课堂的零敲碎问的模式,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感受这篇文章的人物之“奇”和文章构思与写作之妙,可谓浑然天成,让我受益匪浅。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一点儿都没错。走上工作岗位我才发现自己从前是多么浅薄,以为读了很多书,原来只是沧海一粟。近几年读了一些教育教学的名著,我才知道自己有多么需要这些知识的滋养。在这本书中余老师还介绍了他读书的一些方法和习惯,对一线语文教师很有帮助。他的读书方法朴素实在,我也学着他的样子边读书边做读书卡。这种笨拙但也最科学的方法让读书变得其乐无穷,这种最辛苦也最有用的读书方法让读书变得卓有成效,这种最麻烦也最精细的读书方法让读书变得充满情趣。

  做书写型语文教师

  “写作,是一切希望努力提升自己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的语文教师的必修课。”既然是必修课,就是人人应做,人人必做,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在专业阅读、专业写作的这几年里,我不断邂逅一本本好书,从最开始坐到电脑前无从下笔,到有文章发表,这个过程虽充满艰辛,但是却妙不可言。当然语文教师的写作,追求发表文章或出版专著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写作水平。它需要我们更加关注教育,更加关注学习,更加关注研究。它需要我们心中有牵挂,眼中有观察,脑中有思想,笔下有动作。

  平时的积累很重要,其实并不需要每次都长篇大论,每天坚持,读书时遇到感悟深刻的语句可以积累,上课时有了点滴感受可以积累,教研时网罗各家之言可以积累,日积月累,就会由量变发生奇妙的质变。积累最需要时间的沉淀。

  做反思型语文教师

  “学而不思则罔”,要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坚持学习,坚持思考。很多时候我们是在不断反思中才得以成长和进步的。

  “反”就是反复,反复琢磨、反复研究、反复咀嚼。“思”自然是思考。思考文本,文本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能运用文本传授给学生什么?思考学生,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基础是什么程度?学生的接受能力怎么样?思考方法,我要用什么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我如何设计教学能够化教育于无形,润物无声呢?思考得失,尤其是在教学实践过后的及时反思,这节课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孰轻孰重,下次课应该怎么办?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也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

  我觉得除了经验和反思外,还需要有效指导实践,反思过后的实践尤为重要,它可以检验我们反思的成果,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像这样反思加实践,再反思再实践……交替进行、螺旋上升、稳步提高,是我们每一名教师应该追求的。

  这本书的可读性非常强,作者余映潮老师从教师的自身修养开始谈起,一路谈到了文本的细读和好课的标准,再到部编版语文教材的运用,可谓是见解独到,娓娓道来,引人思索。其实无论做怎样的语文教师,只要我们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于我们来说就是好的开始,相信我们都会在不断思索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作者刘珊珊系黑龙江哈尔滨市阿城区建设小学)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