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教育> 文章详情页

广西财经学院 融合国际化与本土化 培养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加快培养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东盟国际化与区域本土化相融合的管理类应用型人才是大势所趋,更是当务之急。勇于担当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秀品质。作为广西重点建设的财经类本科高校,立足本土、面向东盟,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是广西财经学院的重要使命。

  广西财经学院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勇担时代重任,直面问题,精准施策,经过10多年的研究实践,在理论研究、培养体系、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发展释放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创新增益。

  其背后所蕴藏的创新思想和开拓实践,值得分享与借鉴。

  应局

  直面问题统一认识

  问题是创新的起始点,也是教学成果的出发点,学校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厘清发展思路,统一对教育服务面向、办学定位等问题的认识,积极探索东盟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融合的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使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焕发出勃勃生机。

  破局

  精准施策破解难题

  学校认真梳理问题清单,对问题进行充分调研、摸底和有效整合,找准解决问题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精准施策,科学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使各项工作落小落细落到实处。

  ——构建“三机制三计划”的区域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立足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对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围绕培养“有优良品行、有扎实知识、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区域国际化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目标,在东盟国际会计、ACCA国际会计、工商管理(中外联合培养)和工商管理(创新创业培养)4个专业方向上,构建了“三机制三计划”的东盟国际化与区域本土化相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其中,“三机制”是教学资源优化机制、协同育人培养机制和精益管理联动机制,“三计划”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卓越财经人才培养计划和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截至目前,设置了65个班级,培养学生4000多人,带动了学校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改革创新。

  “三机制三计划”的区域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使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相吻合、教学主体与教学体系相匹配、教学实践与区域国际资源相联系、教学服务与学生发展相贴切,有效提高了学生从事国际会计、国际贸易、国际管理等工作的素养与能力。

  学校成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商管理专业和会计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国际会计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获批国家教育部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东盟国际会计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获评国家创新实验区,4个专业方向的学生就业率都在96%以上。

  ——构建“优势师资、特色课程、规范管理”三位一体的国际教育教学平台

  教育教学平台是培养区域国际化与本土化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支撑。师资素来是人才培养的首要资源,学校制定了《广西财经学院高层次优秀人才引进和培养实施办法》等,组建了面向国际化和本土化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共计120人,其中专职教师90人,博士占40%。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学校构建了“双体系、双平台、多模块”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形成了“双协同、双课程”的特色。如在会计学(国际金融与会计)等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在东盟国际会计人才培养中,借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在国际会计(ACCA方向)培养中,对接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和专业能力水平认证;在工商管理硕博联合培养中,促进产教融合,实现跨国校企联合培养。

  系统、全面、规范的区域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融合的管理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学校针对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了对应的教学质量保障与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利用合作双方的优质教育管理资源,通过共同制定规章制度、建立国际教育工程项目库、创新建设国际教育学院等方式,进行教学一体化联合管理,实现了高效率的管理服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交叉教学、联合管理,每个项目配备两名带班教师,设置课程“双导师”,并与对应专业的留学生合并编班,开创了共享式的学习新模式。

  三位一体的国际教育教学平台使得学校区域国际化与本土化人才培养形成了“知识传递→能力塑造→价值增值”的完整链条,促进了人才培养中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实现了知与行的有机统一。

  ——构建东盟国际化与区域本土化实践教学生态系统

  为了培养大批符合区域实际需求的人才,学校创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区域国际化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区域发展与实验教学融合、产业需求与实验教学融合、“双创”教育与实验教学融合“三个融合”,把管理类实践教育教学中的难点变成一个个亮点。

  区域发展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紧扣战略需求,将财经专业技能与东盟国家的法律制度等背景知识相结合,开设了东盟会计综合实验等系列实训课程。构建“四平台五通道”的实验教学平台。“四平台”即东盟财经基础技能平台、东盟财经跨专业实训实习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实习平台和东盟财经管理智能决策实训平台。“五通道”指东盟贸易、东盟会计、东盟工商、东盟电商、东盟金融。开设了东盟国际会计模拟实训等11个实验教学模块、东盟国际会计业务操作等89门实验课程、仓储管理模拟等540个实验项目。

  产业需求与实践教学相融合。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实验课程、共同研发实验教学软件、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共同组织实验教学。以国家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牵头组建25所中外高校参与的“财经实践学堂”。建设了一个国家区域研究中心、一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和7个具有东盟特色的经管类校级专业实验室。同时,获评国家“中国-东盟金融与财税人才培训中心”,建立了“东盟经济信息中心”,建设实践基地30个,近3000名学生参加实践。

  “双创”教育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学校将创新创业课程全面植入人才培养方案,全部专业均开设创业设计与实践、创业计划综合实训等课程,普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建成创新创业教育园,探索TSE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模式,使教师和学生在实战环境中获得全真的创新创业体验。管理学类专业学生团队连续4年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度活动“澜沧江—湄公河之约”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奖。

  纵览学校东盟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融合的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既有“大刀阔斧”的大气象,又有“拈针绣花”的细功夫,节节发力、节节作为、节节精彩,各环节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产生了共振叠加的实际效果。创新与务实碰撞,迸发出无穷的活力。

  解题

  特色鲜明成效喜人

  随着东盟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融合的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持续深入推进,学校呈现出一片丰收图景。

  学校形成了以“学科交叉—专业融合—基地共建”为主线,以“三机制三计划”的人才培养体系为路径,以优势师资、特色课程和规范管理“三位一体”的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生态系统为支撑,适应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国际化应用型管理类人才培养范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办出学科专业特色,强化学生的核心价值、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有重要作用。学校在开展区域国际合作办学、与同类优质高校合作,校内教育资源整合和毕业生考取国外职业资格证书、国外升学、创业就业、实训实习等方面均有新突破。

  学校面向东盟开展科学研究,先后获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5项;获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研究成果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共计6项。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和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和省部级教育教改项目23项;教师发表教育教学论文48篇,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共计6项。

  从2007年11月开始,学校在2008级至2019级的东盟国际会计、国际会计(ACCA方向)、工商管理(中外联合培养)和工商管理(创新创业培养)4个专业方向65个班级进行了面向东盟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试点,4000多名学生受益,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了学校教学改革。

  令人欣喜的成绩背后是广西财经学院对东盟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融合的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不懈探索与成功实践。未来,广西财经学院将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姿态,不负社会与时代的期望,释放蓬勃与激越的力量,书写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夏飞 夏国恩 马燕 卜玉辉)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