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教育> 文章详情页

勤俭之风 还应广泛推崇

  近日,一位妈妈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蛋糕边角料”并与大家分享省钱购物经验的新闻引起热议。起因是这位妈妈在逛蛋糕店时,发现有“蛋糕边”出售,她认为口感并没什么差别,价格又便宜,而且孩子不爱吃奶油,蛋糕边正好满足需求。可谓孩子高兴又省了钱,一举两得。没想到此举却遭到一些网友留言指责:“贫穷的父母养出自卑的孩子。”“没钱还生二胎,生二胎买东西捡便宜。”

  “贫穷的父母养出自卑的孩子”这种判断,只是较为随意的评判而已,没必要认真理会。毕竟买蛋糕边角料,未必是贫穷,买便宜商品是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客观现实,与贫富关系不大。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即便家有富矿,未必就一定锦衣玉食,过节俭的日子反而更舒服。无论什么时代,勤俭持家都是社会所尊重和推崇的美德,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父母或家庭教育如何培养不自卑的孩子,与买便宜食品没有必然联系。避免孩子自卑,有很多方法,最简单的是从父母的言传身教做起,尽量屏蔽网络上的那些错误观念。父母的言传身教既来源于生活经验,也来自中外优秀文化的传承。中国人的治家格言有很多,其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就凝聚了勤俭节约才不会坐吃山空并能获得长久幸福的生活理念。

  无论古今中外,既有奢侈的富翁,也有节俭的名人。很多人秉持勤俭持家的原则,过着平常和平凡的生活,不用名牌衣服和美食来包装自己,在衣食住行上均保持低调。而秉持节俭的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的自信,其实是让孩子懂得,节俭和平常的生活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美德,因为这种行为方式符合事物运行和生活的规律。这样的美德和行为方式已经被当作经典记载下来,一直被后世传承。古往今来,中国人都自然而然地理解和学习着这种智慧,并按节俭的行为方式生活。老子在《道德经》中谈到“三宝”,其中之一便是“俭”;孔子也提出过“俭近仁”,即把节俭视为美德;春秋时期,齐国名相晏子一餐只吃一个肉菜,肉菜之外的主食是“脱粟之食”,即只去壳没有精制的糙米,蔬菜不过是“五卯、苔菜而已”。

  在中国民间,节俭的原理和益处深入人心。精打细算,钱粮不断。由此可见,新闻报道中的这位母亲买蛋糕边角料,正是会吃的一种表现,也是会过日子的一种智慧。日子过得好和事业有成,往往是从勤俭开始,因为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正因为节俭体现了智慧和美德,才会让人们感受到自信,并因此养成自信。买蛋糕边角料的妈妈大可告诉孩子,她的行为才是自信的体现,孩子也同样可以通过这样的智慧生活建立自信。

  即便没有高收入,过着清贫的生活,也可以像“一箪食,一瓢饮”的颜回,也可以像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的爱因斯坦,转而把善、美和真当作生活的理想。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就会建立自信,父母身上勤俭持家的美德正是建立自信的基础。

  (作者张田勘系媒体评论员)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