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理论> 文章详情页

甘肃民乐:铸魂育人,厚植学生精神根基

  “绵延1000公里的河西走廊里,湮没着半个多世纪以前,一段惨烈悲壮的红军西路军历史,他们以血肉之躯殊死战斗,使红色火种生生不息……”近日,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党史教育课——《悲壮的征程》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一中学大礼堂里开讲。为全校师生授课的是民乐县委党校讲师邢琳,也是该县中小学思政课“特聘思政课教师”。

  这也是民乐县“红色文化进课堂”的一幕。近年来,民乐县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线,以思政课堂为主阵地,以特色活动为载体,加快推动全县思政课建设,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铸魂强基,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为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试点工作,不断加强全县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2021年,民乐县积极探索完善思政课特聘教师机制,聘请了20名“特聘思政课教师”。“‘特聘思政课教师’有党政领导干部,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负责同志,也有行业先进模范,他们用丰富的阅历、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为学生们呈现一个立意新颖、视野开阔的思政课,增强了思政课的吸引力。”民乐县教育局局长李林学说。

  “抓好思政课,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师素质和专业能力是关键。”在民乐县教研室主任尹建成看来,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学科教学与行为表率相结合,鼓励教师不断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方法、拓展课程宽度、提高课堂趣味性,才能提升学生的自主性,真正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作用。

  2019年以来,民乐县先后招录、选聘13名优秀大学生充实到思政课教师队伍,为思政课教师队伍注入了“源头活水”。同时,将党支部书记、学区校长、学校校长纳入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体系,鼓励支持学校领导、党员教师中的积极分子担任思政课教学。目前,全县共有113名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或副校长担任思政课教学工作;全县各中小学校长、书记每人每学年至少担任一个教学班的道德与法治课、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联系帮扶1至2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带头推动思政课改革。

  民乐县不断完善思政课教师培训体系,全力落实“国培”“省培”项目计划和县级赴外培训机制,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整体素质,并深入实施“学科骨干、带头人”培养工程,构建思政课教师队伍层级带动网络体系。针对农村学校专业思政课教师短缺现状,该县实行“走教”制度,选派县直学校23名专业教师到10所农村寄宿制小学、13所农村中心校采取走教方式开展思政课送教活动,有效解决了农村学校思政课师资薄弱问题。

  此外,民乐县还注重培树各学段优秀思政课教师典型,评选表彰优秀思政课教师,完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激励制度。仅2020年,全县教师节表彰优秀德育工作者10名、优秀班主任10名,表彰的60名优秀教师中思政课教师就占21名。

抓好阵地,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爱国精神是民族之魂,也是文学之魂,在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的爱国英雄和爱国诗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爱国诗人陆游,去体味他忧国忧民的一生……”这是民乐县金山小学教师李明亮给学生上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场景。课堂上,他通过深挖细品、朗读指导、内容拓展,让学生不仅对诗歌理解透彻,充分感受到诗人炽热的爱国情怀……

  把思政元素融入课堂,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涵养品行的过程,这在民乐县已成为“新常态”。近年来,该县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政教育元素,把课堂作为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阵地,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之中,形成以思政理论课和课程思政同向同力,思政治和知识教育有机统一的教育教学体系。

  民乐县还积极创新思政课堂教学形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和通俗易懂的身边故事,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将其打造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金课”。同时,积极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征集遴选中小学“思政课精品课程”“德育精品课程”“德育工作典型案例”,建设思政课案例库、备课资料库,合力推进“党建+思政”校本思政课程建设,落实课程思政。

  “过去,学生提起思政课,会觉得枯燥、没有新意,但现在不一样了,动画、短视频、顺口溜、诗歌、情景表演……思政课教学形式更多样了,学生更喜欢了。”李林学告诉记者。

丰富载体,打好学生精神底色

  “这是石磨,这是用来干什么的?”“同学们,这是什么,这是怎么使用的?”在民乐县农耕文化博物馆,讲解员对农具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逐一进行介绍,时不时还要考考学生,让学生说说农具名称和用途。

  这是前不久洪水小学六年级学生在农耕文化博物馆开展“学习农耕文化,体验农耕生活”研学实践活动的情景。“把课堂搬进田园,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和变迁,感悟中华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在体验中收获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洪水小学校长马多春说。

  近年来,民乐县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县上“河西解放纪念馆””“韩正卿事迹陈列馆”“乡村记忆馆”“烈士墓园”等场馆资源,构建课堂内外育人共同体,融理论讲授、参观体验、现场教学、动手实践、志愿服务为一体,打造有民乐特色的新时代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着力提升学生思想品德素养,激发对党、对祖国、对民族、对家乡、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筑牢精神底色。

  同时,充分发挥思政课作用,开展多层面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宣传践行理论,将学习理论、践行理论化作师生的自觉行动,让思政课真正走进学生头脑。高中阶段学校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对学生进行红西路军征战史,以及民族团结等方面的专题讲座、研学活动,开展“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初中、小学将革命传统教育纳入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革命情怀,继承革命传统,形成全方位育人模式。

  “我们将坚定地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持之以恒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到实处。”李林学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尹晓军 通讯员 陈有金 )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