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理论> 文章详情页

学校文化管理的“三个密码”

  学校文化建设是中小学校长关注的焦点。为了帮助校长穿越文化的概念与理论丛林,解除实际建构困扰,增强学校文化管理的效能,本文给出学校文化管理的三个具体策略,或称“三个密码”,以期为校长实施学校文化管理提供参考。

  给学校文化一个鲜明标识:

  强化身份认同

  学校文化是学校教育管理的根与魂。其中,包含学校价值观、办学理念在内的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办学理念是指以校长为核心的团队经过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后的办学主张、学校向往、教育追求,是一所学校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是观念或思想及价值追求的集合体,也是学校对教育根本问题的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这些问题涉及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质量观等深层次的认知与价值判断,是学校之间区别的根本特征。办学理念不是一句概念式的口号,它应该是一个系统,需要给学校办学理念系统一个标识,以体现学校文化的可辨识性、彰显学校文化独有个性特征。特别是学校文化要通过教职员工身份认同的不断强化,使标识越发鲜明、彰显。

  一所地处东北某市城郊、办学条件简陋的普通小学,师生不足200人,校园内“唯一”值得骄傲的是已生长多年的4棵大杨树。这所小学的校训是:“每天向上长一点。”学校的精神是:“不卑不亢,昂扬向上。”细品有味,特色鲜明,凸显学校文化特质,彰显学校师生向上成长的风貌,笔者认为,他们的学校就是这样一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独特学校。

  这种具有鲜明文化特质的标识,把抽象的学校办学理念系统变得具象起来,易于学校师生员工认识与把握,使之恪守本分,产生价值认同、情感共鸣、行动共振。

  给学校文化一个完整体系:

  清晰共同愿景

  学校文化是一个完整逻辑系统,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这四个层次构成。精神文化是指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精神等。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根,根深才能叶茂,寻根固本应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制度文化是指学校行为的判断标准与行为规范,包括对教师和学生的守则、规范、规章、制度、考核、评价标准等。它是实现学校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体现学校办学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行为文化是指学校的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的活动,包括典礼、仪式、文体、科创、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等体现出来的默认价值判断与应对方式。学校的育人质量、社会影响等均来自学校的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活动,以及由活动产生的效果。物质文化是指学校的物态存在,包括建筑、视觉标识、厅廊布置、校徽校旗等。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物质的保障。以物质文化作为载体,同样可以展示学校办学理念与精神价值追求。

  对学校文化生命力的检验,要看在学校文化的氛围中,师生员工是否达成了共同愿景,即学校成员拥有共同愿望、共同奋斗的景象、价值观、使命和目标。这样构建起来的涵盖四个层次、全面完整的学校文化体系,能够使学校发展愿景愈加清晰明确,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团队的协同力。

  给学校文化一个可视载体:

  增强学校黏合

  实现学校组织的黏合,能让学校师生员工在身份认同的基础上,将个人的“小我”与组织的“大我”深度融合,努力奋斗以实现学校发展的愿景。

  一方面,通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明晰学校愿景的实施路径。学校发展规划是未来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和发展途径。它作为一种思想方法,是对学校未来发展的系统思考,是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学校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实施策略的定位与选择。学校发展规划不是一个静态的文本,而是一个持续行动的过程,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行动中,按照制定的实施路径实现学校目标。这是学校发展的实践指南,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路线图,告知学校往哪里去、怎么去的问题。

  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学校的课程图谱,增强学校教育实践的指导性。学校文化本质是学校大多数人默认的价值判断与习惯性的应对方式。要想学校的文化向上向善向前不断发展,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与实际管理活动中沉淀与涵养。离开了教书育人与管理育人的实践,学校文化建设就无从谈起。学校课程图谱的制定,能够将学校文化基因根植于学校教育教学之中,使学校文化呈现可感知、可实现的状态。这需要校长掌握课程领导的战略思维,在充分理解什么是课程、什么是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洞察传统课程与现代课程的差异和区别,切实将学校课程的结构建立在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含地方课程)刚柔相济、深度契合的基础之上:一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如细化课程标准、活化课堂教学、优化作业体系;二是校本课程的系统化构建,如开发特色课程、多校共建课程、引进改编课程;三是构建协作共生、多元互动的学校课程的持续完善机制。

  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在学校发展规划和课程图谱中充分呈现,就让学校文化有了可视化的载体,更有利于师生员工契合组织发展而踔厉奋发、笃行致远。

  学校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积累与沉淀过程,既需要对学校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又需要在发扬中创新,要有清晰的学校文化传播路径。校长要将自己在办学实践中的想法、主张、观念和追求,进行理性的反思和脉络的梳理,形成能被大家认同的价值判断。这是学校文化抹不去的痕迹,也是校长能为学校留下的可传承的烙印。在多条传播路径下,将促使学校在一定文化的浸润下,形成学校群体的文化气质和个性品格,进而打下学校文化的烙印。

  (作者单位系沈阳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韩民 孙远航 张国平)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