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理论> 文章详情页

伟人毛泽东的崇教尊师情怀 ——读韩延明新著《毛泽东的教师情愫》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就是这样一位闪耀着诸多璀璨光环的伟人,却一直对“教师”情有独钟。他一生对教师职业的念念不忘和孜孜向往,以及浓郁的教师情结、师生情谊和教育情怀,已成为其波澜壮阔的伟大人生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原一级巡视员韩延明教授,正是从这一独特视角入手,在寻根探脉、广辑细核、深入考证并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历时五年,精心撰著了《毛泽东的教师情愫》(当代中国出版社2021年2月)一书。笔者有幸先读为快。读后总的感觉是,该书具有如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选题新颖。该书构思巧妙、视角独到,既高屋建瓴又紧接地气,既具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它将党史与教育、伟人与教师、社会与学校、历史与现实、点与线、线与面等有机结合,熔铸古今、贯通中外,追本溯源、抱朴守真,既深化了党史专题研究,又发挥了作者教育学者的优长,其中不乏切身体验和真知灼见,开辟了新时代毛泽东研究的新路径和新向度。

  二是站位高远。全书具有较高的政治站位和史学眼光,充分体现了党史研究“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根本遵循,实际上是通过毛泽东同志的求学经历和教书岁月(学与教)这条基本线索,由点到面地展现了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代以及后来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敬老爱幼、尊师崇教、扶弱济困、感恩图报、积极进取、投身革命的优良品德和博大情怀,折射了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艰辛历程,讴歌了毛泽东同志献身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丰功伟绩,令人刻骨铭心、回暖初心。掩卷深思,总有一种深远的教育意义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融会其中,总有一种风骨、神思、情采、悟性贯通其内,使读者在颔首莞尔之间心领神会。同时,该书注重梳理、挖掘和弘扬红色文化,“三观”端正,使我们在阅读与感悟中深受启迪和教益。

  三是史实准确。本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广泛搜集史料、善于捕捉细节、探寻历史真实,而且坚持实事求是,用可靠、可信的史实和例证说话。同时,在掌握确凿史料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对史实分门别类地予以盘点核查、去芜存菁,慎重地对某些长期以来以讹传讹的不准确、不正确的“记载”“口述”,以及与“历史真实”有出入的“解说”“推演”甚或历史虚无主义论调等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澄清、考证和纠正,其中不乏去伪存真、发人深省之处。

  四是内容丰富。本书历史跨度大、延展时间长、涉及人物多,面广量大,犹如一部异彩纷呈的舞台大剧,内蕴丰厚,人物生动,情节细腻,事迹感人,而且条理清晰、梳之有序,既各具特色又融为一体。一本书能够写成这样是很不容易的。这既需要作者阅读大量有关毛泽东同志的历史文献,又要参阅许多相关的书籍、年谱、传记、文集、讲话、报告、信函、电报、题词、批注、指示等,还要注意参考吸纳最新的有关文献和新发现或查证的有关史实。

  更可贵的是,作者态度严实、治学严谨、考据严格,注重追本溯源、寻根究底,不仅采用的是正规的、权威的、新近的参考文献,而且还到韶山、长沙、井冈山、瑞金、延安、西柏坡、北京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寻访伟人足迹,核查有关资料。本书随文注释有近千处,参考书有几百本,时间跨越数十年,涉及主要人物几十个,可谓史料性强、参考书多、涉及面广、信息量大。

  五是语言流畅。本书著者系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在高校任教30余年,一直笔耕不辍、著述丰硕。本书深入浅出,巧譬善喻,在谈笑风生中娓娓道来,在不知不觉中引人入胜,既有哲理性又有趣味性,既有说理性又有可读性,使读者倍感亲切,如饮醇醪。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会长,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会委员张树军)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