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理论> 文章详情页

畅通助学金发放“最后一公里”

  畅通助学金发放“最后一公里”

  ■融媒微评

  #中学老师将学生助学金据为己有#日前,安徽省六安市纪委监委通报了两起侵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是六安市裕安区某中学总务处原副主任朱某在2010年至2016年间,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应发放给37名学生7.75万余元助学金据为己有,其还存在其他违纪违法问题。2020年10月,朱某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违纪违法所得予以收缴;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

  畅通助学金发放“最后一公里”

  将本应发放给学生的助学金据为己有,如此行为严重损害了学生的权益,不仅触碰了基本的师德底线,更是典型的违法犯罪行为,性质尤为恶劣。而今,涉事人员被严肃处理,是咎由自取。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基本上实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的目标。但在现实中,由于制度不够完善、监督不够到位等原因,个别学校助学金的发放还存在一些问题,给了一些人钻空子的机会,导致助学金没有完全发放到学生手中,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助没有顺利实现。

  对此,各地各学校必须以此为鉴、举一反三,进一步完善助学金发放制度、强化助学金发放的监管,依法严厉打击侵吞助学金、损害学生权益等行为。畅通助学金发放的“最后一公里”,杜绝助学金被蛀虫侵蚀现象,唯此方能呵护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求学之路,确保惠民政策真正惠民。

  (本报评论员杨三喜)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