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教育> 文章详情页

课程发展趋势展望

  课程发展趋势展望

  新的一年有新的期待。周刊在2020年底推出“中小学课程改革年度观察”之后,继续在新的一年展望课程发展趋势。

  ————————————————————

  课程展望是教育未来学的内容,因为人类必须面向未来。在未来中如何生存下去,是需要展望的,也是需要积极应对的。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年这个特别的节点,我们除了回顾曾经走过的艰难与曲折,总结课改的成效与新变化,还需要以此为基点,展望未来课程发展趋势。

  此前,美国学者伊恩·朱克斯和瑞恩·L·沙夫已经有11个关于2038年教育的预测:适时学习将成为主旋律;学习将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随时随地发生;学习将是终身的事情;学习将变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非线性学习;学习将变成全面心智的学习;学习将基于现实世界展开;学习将以探索和发现为基础;学习中侧重于处理多媒体信息;学习将注重协作性;学习上受到人工智能、智能设备和大数据的辅助;学习和评价将会更加全面真实。可以肯定的是,现代技术重塑世界,人们无法逃离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到来。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已经萌芽的项目化学习课程、体验共享课程、学习空间的改造和创新的空间隐性课程、生命化课程、人文主义课程、国际化课程、定制化课程必然要成为课程主导。可喜的是,现在很多学校的课程正在发生转型。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钟启泉指出:“重建‘基础学力’概念,教会学生‘学会关心’,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课程总是要着眼于未来,这是育人的根本属性和目的所决定的。

  课程进一步趋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德才兼备是中国优秀传统。德为才之帅,德决定了人的思想境界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决定了人的一生方向、信仰和贡献。

  课程发展进一步体现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知识、信息以指数的方式在更新、发展,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是21世纪所必需的。世界各国都在人的素质和创新能力上竞争。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必然要落实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尤其是课程之中去。

  课程发展越来越走向综合化、跨学科。一切知识的目的在于解决人类的问题,人类的问题总是复杂的,需要综合应用人类的经验、知识和思想。新的科学、艺术、技术不断要进入课程之中,项目化学习、学徒认知、基于脑科学的思维教学越来越成为落实课程的手段和方式,课程走向综合化、跨学科已是共识。

  课程价值追求越来越要满足个体发展需求,课程的定制化、网络化更加凸显,教育的服务功能越来越清晰。人类社会的高品质、高内涵、可持续发展总是要基于个体的充分发展,所以马克思特别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课程体系越来越完善。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不会变,而且会越来越丰富、完善。国家课程是正式的、不能缺位的核心课程,它居于中心位置,统领作用会越来越大。其实,国家设置三级课程的目的就是分权赋能。学校在课程实践中,通过结构化的课程设计将学校课程相互关联,形成学校一体化的课程宏观设计。“层级+领域”的课程结构形态是常态,可能在层级设置上以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实践课程来体现。坚持走“国家课程校本化”之路,借助本土文化发展特色,内涵和高品质发展是课程的未来之路。

  课堂革命将进一步聚焦课程的落实。教与学的平衡越来越重要,基于脑科学、学习科学、思维科学、心理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将成为主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将成为重点。课堂教学更加注意教与学的平衡和师生互相赋予主体的意义。课堂更加重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评、考高度一致。课堂教学的民主性、平等、公正、正义将更进一步得到体现。高效课堂、学习共同体等将会成为主流。课堂教学更加多元,微课程越来越多。课堂教学文化生态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新的学科知识和新的思想更多进入课程,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技术教育并驾齐驱,批判性课程将大放异彩。

  教育智能化不可避免,以混合学习、项目化学习、真实情境下的跨学科学习、无边界学习、全时空学习、共同体学习以及综合性、实践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式将主导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等。

  课程决策和评价是上下联动,淡化评价,注重诊断;责任担当下的重视结果导向趋向过程导向。增值评价的时代即将到来,评价越来越发挥发展人、发展课程的作用。

  中国优秀文化成为课程鲜明的主题之一。经济越是全球化,文化越是民族化,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越发需要用中国的话语讲述中国故事和提供中国方案,而这一切的根和魂在中国优秀文化。

  学校文化共识是学校得以成为正式结构社会组织的根本,学校的校训是学校精神的核心,应该成为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

  总之,课程发展更加趋向多元,课程建设更加注重未来。

  (作者系甘肃省榆中一中原校长、全国优秀教师 陈希良)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