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教育> 文章详情页

行稳致远 为教育护航 ——山东省莘县东鲁学校以德立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行稳致远 为教育护航 ——山东省莘县东鲁学校以德立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山东省莘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孕育了勤劳智慧的人民。2017年9月,莘县东鲁学校在此成立。东鲁学校为公办学校,这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学校秉承“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民主管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思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短短3年时间,学校已成为办学规范、成绩突出、享誉聊城的特色学校。

  教育教学

  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

  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课堂是主阵地。东鲁学校的教师通过引导、追问、点拨、质疑、争论,使课堂环节紧凑高效;学生们积极思考,合作探究,小组间激烈的讨论交流、精彩的展示汇报,不时掀起课堂教学的小高潮。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彰显了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并重的理念。为了保障课程质量,学校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实行晨会制,每天上午到校后,每年级以学科组为单位,在学科组长的引领下,对当天的课堂教学任务进行研讨,圈划重点,突破难点,落实教学理念和方法。学校教研室坚持问题导向,统一组织,坚持定向听课和推门听课,听后即评,保证了授课效果随时反馈,教学方法及时改进。

  东鲁学校打造读书、写字特色课程。学校设有高标准的图书室和阅览室,每个班级均开设阅读课,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快乐地阅读。学校还组织了读书交流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平时的读书成果内化为自己的语言,通过朗诵、说唱等形式,灵活而生动地展示给大家,实现了知识的输入和输出的互动。学校高度重视书写的育人作用,邀请知名书法家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又分批选派教师进行培训;习字指导课中,教师严格按照“四步走”要求学生,从起笔、行笔、收笔到整个字的结构布局,都一一进行规范指导,学生书写结束,教师会选择书写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汉字之美。美文诵读是学校振兴阅读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开展说课活动,两项活动相得益彰,对促进学校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项项活动夯实了教学基本功,提升了育人品位,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一个锻炼自己、展示风采的平台。一批优秀师生脱颖而出,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在全县中小学生“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演讲比赛、全县小学教师素养选拔赛、聊城市“新华书店杯”第十届中小学生读书系列活动等比赛中,东鲁学校的师生屡创佳绩。此外,在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举办的首届校长高峰论坛暨语文“深度学习”研讨活动中,学校被全国名校联盟、小学语文教学杂志、小学教学设计杂志社评为名校联盟示范学校。

  德育教学

  落实立德树人新理念

  东鲁学校高度重视德育教学工作。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阵地。每年10月,学校都要举行少先队入队仪式。队旗与心灵辉映,歌声伴理想飞扬,让少先队员从小沐浴着组织的阳光,在党的关怀下茁壮成长。

  学生的成长需要家校共育,双翼而翔方能鹏程万里。为此,东鲁学校成立了班级、年级和学校三个层级的家长委员会,各项工作在学校的指导下完全由家长们开展。在聊城市家庭教育经验交流现场会上,学校被授予聊城市首批家庭教育实验基地称号,也是全县仅有的获此殊荣的小学。

  学校重视阳光大课间活动,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整齐的队伍、嘹亮的口号,无不透露出学生们的坚定和执着,展现着新时代青少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学校定期举办的运动会上,小运动员们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勇于进取。他们挥洒着汗水,为集体赢得了一项又一项的荣誉。运动使学生们强健了体魄、锻炼了能力、体验到了运动的快乐。

  实践教学

  积极落实研学游教育

  东鲁学校积极开展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每周四下午,社团成员都会自觉、有序地到指定地点参加活动。活动中,社团教师指导细致、到位,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近年来,学校社团活动在省内外产生广泛影响。由青年教师延洪波组织实施的“观察体验热带植物香蕉在北方温室大棚成功培育”的科技实践活动,参加第33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荣获二等奖,学校也被省科协评为会员单位。

  为开阔学生视野,落实研学游教育,学校分批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中原现代农业嘉年华、新华书店、燕塔广场、消防队等感受研学游的魅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传授、能力习得和素养提升在“第二课堂”得以完美延续和展现。学校完善育人理念,对接家庭教育,衔接社会教育,为学生提供成长的广阔空间,三方协力,共育英才。

  时间砥砺信仰,岁月见证初心。在莘县东鲁学校,校园环境和相关设施一直在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东鲁学校这艘航船正行稳致远,驶向教育美好的明天。

  (贾相洪 李学堂)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