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教育> 文章详情页

学而优则教

  学而优则教

  谈起教育,我总会提到一句话,“学而优则教”。学习不是为了结果,而是为了具备一种必需的能力——解决未知困难的能力。“学而优”说明一个人可能在这种能力上有一些心得,那么他也有义务把这些心得传递到下一代。只有把这些心得不断积累、提炼、传递,未来的孩子才能学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快。

  情怀,是我对于未来教师最首要的期待。

  如果不热爱教育,请不要做教师;如果不热爱自己的学生,请不要干扰他们成长。即使出发点是好的,不同的教育方法也会导向完全不同的结果。教育是一门艺术,如何教给学生学习是教师需要毕生研究的课题。过去的教育更多是经验主导,新教师遇到困难,第一选择往往是向老教师请教。但是“经验”这件事太过不可推敲——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不同人——即使处理方式完全复制老教师的成熟经验,效果也可能大相径庭。经验带有太多的个人色彩,只适用得出经验者本人,很少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近年来蓬勃崛起的学习科学,其实正在从另外的角度开辟一条新路,那就是从科学的视角描绘学生学习的画像,进而利用科学工具解读学习的各个环节,让经验在科学的辅助下更加精细,更加能够适合不同情况。

  科学,是我认为未来教师最重要的标签。

  无论是经验还是科学,本质都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兴起,越来越多的行业将被机器取代,未来究竟是何面貌,立足于现在的假想和描摹都一定相差甚远。技术发展太快,但教育的发展却总是不紧不慢。20年前我们就在用幻灯片,20年后依然还用幻灯片,尽管技术已经革新了一代又一代,但教育对于技术发展似乎完全不敏感。“变革未必是未来,但是不变革一定只能停留在现在”,为了指向未来,我们就一定要变革,一定要尝试,尝试新技术、新环境、新手段,尝试融合一切可以融合的资源,让教育更真实、更本质、更恰切,能够引领这些变革的恰恰是教师。

  变革,是我觉得未来教师最本质的能力。

  虽然变革很重要,但对于教师而言,万变也不应离其宗。未来,教育场景不可预测,教育内容不可预知,教育方式不可预想,到底什么还是不变的呢?不变的是人。人是社会的人,始终不变的就是支撑未来学生社会性的关键要素——德。因此,未来教师一定是德育的教师,而且是人人德育、处处德育。德育依托于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完善的师德建设。

  何谓师德?一般的社会公德不为教师特有,无须称之为师德;一般的职业道德不为教师特有,也无须称之为师德。师德者,为人师授其道之德也。善意未必是好意,好心未必成好事,万不可假正直良善之借口,行有违人发展成长之事。为人师者当有师者之风,不谄媚、不欺瞒、不畏缩、不盲从,行事光明磊落,为人堂堂正正,敢爱敢恨,敢作敢当。

  克己之欲,复师之礼,是我坚信未来教师最核心的价值。

  未来肯定是没来的,但是我们的每一天每一刻,都走在通往未来的路上。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马积良)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