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头条> 文章详情页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夏新颜在第九届CCF职业教育大会上作专题报告

  本网讯 11月1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职业教育发展委员会承办的第九届CCF职业教育大会(CCVE 2025)在武汉召开。本届大会以“智创未来:AI+重塑职教,赋能产业”为主题,汇聚了全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院校代表及行业企业精英等300余人参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聂伟、高等教育出版社智慧职教发展中心主任周先海等嘉宾出席大会。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夏新颜受邀参加会议并作专题报告。

  夏新颜以《‘科创引领AI赋能多元协同’理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创新实践—以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为题,系统介绍了学校在人工智能时代服务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实践,她以国家级高水平数控技术专业群建设为例,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路径。一是在“科创引领”方面,学校建设了2.1万平方米的“河职创新港”,构建起“科研院所—企业—职业学校”三方协同的“3+5+N”育人机制,实现产、学、研、创、转五维融合,已为28家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技术转化服务。二是在“AI赋能”方面,作为教育部首批数字校园试点单位,学校构建云边端协同的基础设施,建成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开发虚拟仿真项目64项,年度实训规模达1.2万人次。学校创新实践基于大数据的高职学生分类精准培养模式,形成“行业—专业—岗位—能力”四维映射图谱。三是在“多元协同”层面,学校积极构建“政—行—企—校”命运共同体,与珠海格力、中国铝业等龙头企业共建20余个“工匠工坊”,推行“双导师制+双基地轮训”培养模式,有效促进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对接。她强调,当前职业教育正迎来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窗口期,学校将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指引,持续深化“科创引领、AI赋能、多元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建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贡献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此次专题报告获得与会专家高度评价,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河职方案”。

  本届大会围绕“AI+职业教育”“AI+技术创新”“AI+产教融合”“AI赋能五金建设”“智能+产业人才培养”及“多模态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六大专题方向展开深度研讨。通过三大主论坛、三大平行论坛及重要计划启动仪式等多元化形式,系统解析AI技术对职业教育带来的范式变革,深入探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机制。与会各方在深入交流中进一步凝聚共识,多位专家分享了极具价值的前沿实践与创新思路,进一步明确了“AI+职业教育”的核心发展方向。(姬虹)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