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资讯> 文章详情页

教育“软实力”筑强经济“硬支撑”

  “真没想到,现在孩子上学报名竟然这么方便!”近日,山东省烟台高新区益文小学外来务工学生家长李女士指着手机上的“智慧招生”平台告诉记者,“现在孩子入学,只需要动动手指提交材料,足不出户就能完成报名,非常便捷。”

  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需要下好教育这步“先手棋”。近年来,烟台市积极发挥教育的民生保障作用,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在“公平而有质量”上精准施策,强供给、促均衡、提质量。“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政府综合工程,其中教育系统重在提高教育各项要素保障水平,提升教育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烟台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烟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郝慎强说。

  “三招”确保随迁子女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烟台是制造业大市,每年有6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在烟台创业就业,保障这些人员的随迁子女平等接受良好的教育,成为吸引他们安心留在烟台工作的重要因素。“对此,我们推出降门槛、增学位、同待遇三项措施,确保随迁子女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郝慎强说。

  在“降门槛”方面,烟台在普遍落实以居住证为主要入学依据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就读门槛,努力解决随迁子女“有学上”的问题。

  在“增学位”方面,烟台取消了以往随迁子女定点接收学校的做法,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学校全部面向随迁子女招生,全市518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有493所可接收随迁子女,占比95.2%。

  在“同待遇”方面,随迁子女与烟台本地户籍学生在混合编班、教育教学、日常管理、评先树优、资助政策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在烟台参加中考、高考与本地学生享受同样的报考和录取政策。

  “我家是双职工家庭,两个孩子都在莱山区第二实验小学上学,学校丰富的课后服务给我们解决了大难题。”烟台市莱山区第二实验小学学生林梦晨的妈妈说。烟台全市每月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有40万人左右,其中很多是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动动手指”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报名入学手续

  每到招生季节,耗时费心的入学报名核验手续,一直是学生家长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非常头疼的事情。现在,烟台已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报名“掌上办”,让家长“零跑腿”,这也是烟台优化营商环境推出的惠民举措之一。

  “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其实需要政府主导推动各相关部门通力配合,才能打通各个部门之间相关信息的‘数字鸿沟’障碍。”郝慎强说。

  为此,烟台市推动义务教育入学流程再造工作,14个区市打通部门之间的“数据鸿沟”,全部建成了本区市的智慧招生平台,家长只需登录“烟台一手通”APP,选择对应区市的智慧招生平台,填报必要的基本信息后,便可完成报名。

  随后,智慧招生平台根据家长填报的基本信息,自动完成对户籍、社保、不动产等有关证照数据的调取和比对,并将最终录取结果推送给家长,解决了义务教育入学报名过程中家长现场排队、证明材料繁杂、审核环节多等问题,惠及全市10万余名学生。

  所有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入学时,都不再需要准备复杂的材料到现场排队核验,全程只需在手机上通过招生入学智慧平台,动动手指提交基本信息即可完成入学报名手续,非常便捷高效。

  产教融合成为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学校聚焦烟台市石化及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建设重大需求,联合万华化学集团成立万华产业学院,实施校企订单式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已为万华化学集团培养高技能人才523名,并与烟台4个化工园区签订了委托培养协议,已培训学员317名。”烟台职业学院副院长邵侠介绍说。

  不断加大力度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既是烟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也是烟台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新动能之一。近年来,烟台市致力全市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目前全市已组建了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6个产教联盟,施耐德电气学院、万华产业学院等24个产业学院,特殊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粮油食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15家研发机构,以及富士康模具班、联想服务器班等24个订单班和学徒制班,仅2022年,当地职业教育就为全市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1.7万余人,先后涌现出杨德将、于建友、柳伟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大国工匠的先进典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烟台市教育局职教科负责人李玉铮介绍。

  此外,烟台还投入1.2亿元建成全市共享的大型智能制造实习实训基地,积极面向行业、企业、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全市职业院校每年面向企业开展金蓝领培训等20万余人次。

  2020年,烟台市被授予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工作启动以来山东省首个职业教育试验区;2022年,烟台又被评为山东省首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的市。“2023年是烟台市GDP过万亿的冲刺之年。全市教育系统将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教育‘软实力’筑强营商环境‘硬支撑’,实现教育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为城市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澎湃新动能。”郝慎强说。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