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双创就业> 文章详情页

西南大学实施系列行动以就业育人温度强化就业工作力度—— 举全校之力促毕业生就业

  ■千方百计促进大学生就业·经验篇

  “传承西大精神,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回荡在校园里的铮铮誓言,吹响了西南大学2023届选调生赴基层建功立业的号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都倍加珍惜这样的机会,我们将不负众望,在基层的广阔天地壮筋骨、长才干。”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生戴孟月说。

  为了给更多毕业生创造在广阔天地墩苗成长、干事创业的机会,西南大学始终以振兴西部为己任,目前已争取到12个省(市)将学校纳入定向选调高校名单。

  在西南大学,“举全校之力为就业创业工作保驾护航”不是停留在纸上,而是细化为一份份具体的规划、一项项具体的责任、一件件落实的工作、一个个化解的难题。通过强化“一把手”工程、“一线牵”机制、“一盘棋”贯穿,西南大学以就业育人的温度强化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力度,加快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

  今年5月,西南大学与安徽省合肥市签约设立暑期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安徽省芜湖市也将学校纳入首批市外高校人才协作基地,校长张卫国带队赴安徽深入开展社会需求调查、促进供需对接的成效立竿见影。

  此次走访不同以往,有39名来自学校各学院(部)的本硕博学生随行并投递简历。“加强校地校企合作,推进产教研用融合,是改善乃至破解目前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举措。”张卫国言简意赅地诠释了学校就业工作理念。

  近年来,西南大学一直致力于校地校企协同推进,以“四共”工作模式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即人才培养“共育”、毕业生就业“共引”、合作模式“共创”、合作平台“共建”,携手共享机遇、共向未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其他校领导和培养单位主要负责人全员参与,不断加强与用人单位交流互动,积极利用校地校企合作资源开源拓岗。

  由南至北,从政府部门到企业厂房,校领导、职能部门党政班子、院(部、所)领导、系主任和学生导师马不停蹄地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奔走调研、牵线搭桥,持续巩固深化访企拓岗成效。

  “书记、院(部、所)长、中心主任等要专门过问、经常过问就业工作,同时协调资源、解决困难,关心关爱一线工作人员。”西南大学党委书记李旭锋在春季学期就业工作动员部署会上再三强调。校院两级聚焦突出培养单位主体责任,精准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

  “一把手”工程的关键在于就业工作重心前置,深入实施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重在双管齐下,积极落实领导干部“走出去”和用人单位“请进来”,做好“向外而生”才有“向内而进”。仅在寒假期间,学校就组织10余个就业工作小组,动员50余个学院(部)向外广泛对接、充分走访、深入洽谈,多渠道挖掘岗位信息,推送“岗位信息汇编”11期,提供岗位信息近2万条。

  强化就业育人“一线牵”机制

  “能够获得‘班级教学之星’,我非常荣幸,大家的鼓励和认可让我向人民教师这个理想又迈进了一步。”在“未来教师训练营”现场,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蔡虹西在参与全英文实景教学展示角逐后,获得了最高分。据介绍,外国语学院为提升学生教学水平,统一按年级组织学生进行“同课异构”教学演练,采取“走班交叉教学”模式,通过朋辈带动、现场观摩来锻炼学生增强胆识和技能,为“未来教师”们有朝一日站上三尺讲台筑牢根基。

  在西南大学,每个学院都格外重视“就业前”的素质培养,比如教师教育学院组织“师院学子讲堂”“创新创业培训会”“就业经验分享”等“第二课堂”,帮助学生找准发展目标;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物理素养学科赋能计划”“教授下午茶”“最后一堂思政课”等品牌活动,把就业工作做前做全……

  “深入开展以‘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为核心的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毕业生树立积极求职心态,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西南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李栋宣介绍,学校一直致力于将每名学生从进校到毕业全过程纳入就业工作体系中培育,推进就业育人融入“大思政课”、党团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

  西南大学从入学教育开始着手,疏通就业工作源头,打造新生“生涯第一课”活动品牌,建设“特色生涯咨询室”,实施“全覆盖、分时段、贯通式”教育指导;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学生培养方案,开设“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必修课,一体化推进专业、学业、就业、事业“四业”教育,进一步强化职业发展规划实践指导和全过程服务。

  同时,学校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立足所处区位、发挥特色优势服务“双循环”。自2007年以来,共毕业公费师范生30079人,在西部地区就业的共21472人,占71.39%。近8年,培训教师10万余人,对云南昌宁、四川西昌、贵州遵义等地累计送教100余次,协同培育教师5000人次,努力为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完善就业工作责任体系,制定工作启动期、攻坚期、冲刺期阶段性目标和任务,明确不同阶段学校、学院各级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周报、月报、约谈等制度,层层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这都是学校对就业工作一以贯之深化落实的举措,总抓手是2022年启动的就业工作“十大行动计划”。

  学校把“十大行动计划”实施落实情况作为“十四五”期间毕业生就业工作重大专项,纳入学校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同时,让就业工作与学工思政融合、与素质教育结合、与专业教育互动,实现了一体推进的就业工作大格局。

  此外,针对毕业生实习、找工作不在校等情况,学校积极打造“云落地”服务,毕业生签约文件可邮寄办理、网上办理,就业材料可拍照上网备案;面对毕业生多样化就业需求,开展“菜单式”团体辅导,已举办各类团体辅导活动20余场,覆盖4000余人次,不断提升就业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

  推进就业帮扶“一盘棋”贯穿

  学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2023届毕业生唐佳楠已经签约了“西部计划”,即将到祖国西部地区建功立业。“我想给西部乡村的孩子带去美学风尚和理论,帮助他们认识美、了解美、拥有美,就像我曾经也在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获得了美的感受一样。”唐佳楠说。

  唐佳楠就是在学院提供的多次培训机会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学子,有针对性的训练不仅增强了他的就业应聘基本功,还坚定了他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贡献力量的信念。深情动员、深切引导、深刻教育,是学校之于学子的思想帮扶。

  与思想帮扶同等重要的还有渠道帮扶、平台帮扶。学校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完善以大型综合双选会、行业招聘会、区域人才引进推介会、重点单位宣讲会等构成的线下校园招聘体系,打造网络宣讲会、空中双选会等线上校园招聘平台,着力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岗位资源。春季学期以来,已举办线下大型双选会和宣讲招聘活动490余场,提供岗位3.3万余个。

  就业帮扶要多管齐下,学校着力“学业”与“就业”联动,将助困帮扶关口前移,将助困帮扶融入全程化就业指导和求职能力提升之中。通过摸清底数建档立册、学院领导带头帮扶、发动教职员工积极参与、提供专项资助与培训等举措,全面开展“一对一”帮扶,落实“一人一档”“一人一师”“一人一策”帮扶举措,努力确保每一个困难毕业生都能得到有效帮助。

  自春季学期以来,学校已提供近40场职业生涯教育讲座、团体辅导等,给予学生菜单式选择。学院层面推进的慕课教室实景练习、“你讲我评”沙龙、发展型就业帮扶资助项目等已有300场次,为近万名毕业生带来实用有用的就业择业培训。针对重点人群采取的朋辈教育、导师助困、班团示范等帮扶举措让近千名学生受益,特殊重点人群成功签约就业300余人。

  此外,学校与所在地重庆市北碚区政府联合开展“千人千岗助力乡村振兴就业见习暨大学生留碚创业专项行动”,在机关单位、中小学校和辖区企业等首批设立1200余个见习岗位。其中,依托区域万亩现代粮油生产基地、山地智慧农机示范基地等设立32个习见项目,组织1000余名2023届毕业生深入乡镇一线开展“组团式”就业见习,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