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风采> 文章详情页

蹚出“新路子” 培育“新农人”

  3月27日,在江苏省兴化市千垛镇孙张村的油菜种植示范基地,扬州大学农学院冷锁虎教授(前左二)团队在田里躬身忙碌。

  在江苏省张家港市锦丰镇店岸村,扬州大学农学院首届“张家港班”毕业生苏宏鼎(中)在田间地头向农户“传经送宝”。(学校供图)

  在江苏光明天成米业有限公司(兴化)生产车间,扬州大学农学院师生技术指导团队对兴化大米品牌发展进行指导和帮助。

  扬州大学农学院博士研究生杨天乐(右)和同学们一起在田边操作无人机进行苗情监测。

  扬州大学农学院硕士研究生康朝麒(前左)、杨子儒(前右)在进行大麦杂交,为大麦新品种培育配制新组合。

  扬州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院长孙成明教授(右)指导硕士研究生利用智能手段对作物进行叶绿素等信息采集。

  扬州大学农学院周勇教授(左一)正在指导研究生进行水稻遗传转化实验。

  扬州大学农学院青年教师孙生远(左)与博士研究生沈子颜共同观察酵母单杂交实验菌落生长情况。

  “您家去年播种较晚,苗情偏弱,现在正是小麦拔节长高的时候,要赶紧追肥。”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间,在江苏省张家港市锦丰镇店岸村,扬州大学农学院首届“张家港班”毕业生苏宏鼎在田间地头向农户“传经送宝”。

  9年前,他从该校毕业返乡当“村官”,帮助3家农场升级改造,全力当好2500亩绿色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的“田保姆”,成为村民们交口称赞的新时代“土秀才”。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作为农科优势突出的综合性大学,扬州大学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扎根中国大地,聚力培养卓越‘新农人’。”扬州大学党委书记焦新安说。

  地方出卷,高校答题。返乡顶岗实习就是“准村官”们的必修课之一。去年9月,该校2019级“张家港班”本科生周玥尧回到家乡张家港市锦丰镇,分别在乐杨村、西港村村委从事农业政策普及、乡村文明卫生管理等工作,至今已半年有余。

  为了大力提升学生强农兴农本领,学校通过校地联动,创设校内外“双课堂”“双导师”“双论文制”,助力学生在广袤的田野上写就“一懂两爱”大论文。江苏省兴化市千垛镇孙张村的油菜种植示范基地正是学校打造的“双课堂”之一。今年,该校20余名本硕博学生在此当起“田管家”,将该校冷锁虎教授团队研发的油菜毯状苗育苗和机械化移栽技术“种”到油菜田里。

  在该校农学院院长杨泽峰看来,卓越“新农人”不仅要理念新、懂技术,还要会经营、善管理、能创新。在扬州大学文汇路校区试验田上空,一架无人机在“专业飞手”的操控下,灵活自如地按照规划路线低空飞行、往返穿梭。“无人机拍摄的苗情照片,将实时传送至电脑端,立即生成农情监测数据,为制定精准的生产管理方案提供科学决策,实现了‘慧’巡田、‘慧’种地。”该院博士研究生杨天乐一边操作、一边说。

  近年来,学校聚焦现实需求,动态调整培养方案,开设“智慧农业管理”“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农村社会治理”等课程,组织开展“大田种植训练计划”,分田到班、责任到人,让学生全程参与每年两季作物的“种、管、收、售”,系统培养学生自主生产、自主管理、自主经营等能力。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我们贯通本硕博培养,依托学校实验农牧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30多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创构实施涵盖劳动实践、社会实践、科研实践、创业实践、生产实践等五位一体交叉递进式的产学研教协同实践育人体系。”杨泽峰说,多形式、多平台的锻炼,让学生带着理论思考下田、带着实践体会回校,才能真正打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耦合联动的“最后一公里”。

  2010年以来,扬州大学顺应“三农”事业的时代要求,携手地方政府开展“订单式”培养,开设“张家港班”“常熟班”等,至今已培养了400多名“宽博知识、宽精技能、宽厚素质”“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新农人”,创设了供需适配、校地共育、全程赋能的“扬大模式”。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