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教育> 文章详情页

鲁迅美术学院 以红色主题雕塑为载体构建育人模式

  九万里风鹏正举,千秋业华章续谱。作为新时代党的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要努力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要紧紧抓住青年学子的“拔节孕穗期”,赓续红色血脉、凝聚青春力量,积极创新实践育人的教育模式,优化实践育人的顶层设计、机制安排和实现路径。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鲁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斗转星移,薪火相传。鲁迅美术学院的创建,可追溯到1938年由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发起创建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开启了中国革命文艺教育的新纪元,谱写了红色主题文艺作品创作的新篇章。一代代前辈在党的领导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延安精神,肩负历史使命,以精湛的技艺、真挚的情感,创作出一批批具有民族气派的红色主题雕塑作品。如:20世纪50年代的北京农展馆组雕《人民公社万岁》、20世纪70年代的沈阳中山广场组雕《胜利万岁》、中央党校《旗帜》广场组雕、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红色组雕《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组雕《追梦》等,这些红色主题雕塑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勇向前。

  红色主题雕塑是以特定历史事件或英雄人物事迹为背景,进行提炼和再创造,用以讴歌英雄人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艺术作品。学院以红色主题雕塑为载体构建实践育人新模式,全面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热情,引导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这样的实践育人新模式,对进一步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有重要意义,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实践和社会实践参与率有实效性。

  增强文化自信,创新教育模式,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相融合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伟大的艺术作品一定是对个体、民族、国家命运的深刻把握。鲁迅美术学院是振奋民族精神、创作红色经典艺术作品的象牙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育人实践过程中充分结合专业学科特点,以专业人才培养和立德树人为育人目标,不断挖掘红色主题雕塑中的育人内涵,并将其融入到课程思政体系中,固本培元,以美育人。

  学院创新教育模式,拓展工作载体,深化课程建设,在课程设计、教学形式中融入红色主题雕塑元素。例如:泥塑课程教学中,设置百年历史英雄人物胸像泥塑单元创作,学生用雕塑刀为革命历史创作、为新时代讴歌;在基础素描课程教学中,设置“青春逢盛世、奋进新征程”红色主题素描单元创作,学生用手中的画笔反映领袖风采、英雄人物和革命事迹;在理论课程教学中,设置大型红色主题雕塑理论研究课程,解析组雕体量材质、表现形式、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这种育人模式将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使学生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的精神内涵。能进一步牢记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雕塑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

  把握时代脉搏,凝聚青春力量,坚持以学科专业优势服务社会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学子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时代使命。青年学子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于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在艺术实践创作中,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学院积极组织学生依托专业优势开展助力社区建设、传播宣讲红色文化、文化展馆策划等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锤炼本领,锤炼意志品质,做到学以致用,服务社会。

  鲁迅美术学院立足自身特色,强化使命担当,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学院组建志愿服务团队助力社区文化建设,创作设计社区广场雕塑,为美化社区环境、构建文明城市贡献了力量。学院以常态化社会实践与寒暑假“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贯穿全年,号召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革命历史博物馆、英雄人物纪念馆等红色场馆,担任志愿服务讲解员,通过对红色主题雕塑的宣传和讲解,加深学生对其精神内涵的理解。学院打造“红色文化展馆策划与设计人才培养”项目,引导学生以自身的美术专业特长参与到红色文化展览和策划当中,为红色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奠定了基础。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学院结合专业特点,以红色主题雕塑为载体构建的实践育人模式是创新的、可操作的、富于时代气息的育人模式。“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实践育人要坚持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继续探索构建宽领域、多维度、新平台。面对艺术类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和青年学生的新特点,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引导青年学子成长成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尹智欣 王晶宇)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