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教育> 文章详情页

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建一流师范专业 育优秀外语人才

  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办学历史久、起点高、质量优,在省内外有广泛的影响。一路走来,外国语学院秉承“建设一流师资、产出一流成果、培养一流人才”的办学宗旨,不断探寻学科专业与师范教育有机融合的创新发展之道,全面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及教师教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外国语学院已经建立起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英语专业2019年成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办学质量与水平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成绩背后是学院对特色的探索与坚守、对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其中经验值得借鉴与学习。

  求变的教育创新

  不变的教育初心

  近年来,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推进师范类专业内涵式发展,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途径,全面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

  为定位好新时代英语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院注重顶层设计,召开基础教育专家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论证会,到英山、罗田、麻城等地进行用人单位走访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经过缜密调研和充分论证,确立了“面向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立足黄冈、服务湖北、辐射全国,培养具有高尚师德,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专业知识、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和改革意识,能在县乡中学或其他基础教育机构从事英语教学、研究与管理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务实的创新举措

  显著的特色优势

  随着人才培养新目标的确立,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创新促卓越,着力提升师范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创新“思政贯穿”多元课程体系

  学院紧盯学科前沿和基础教育教改与毕业要求,设计了符合认证标准和专业标准的“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体系。并积极探索实践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挖掘各门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促进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大纲、教案和评价等环节,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根据社会需求,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充实学科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方法,强化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

  值得一提的是,学院创新构建“三位一体、四轮联动、产出导向”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过程→考核评价”的质量要求,在学校、学院两级质量保障体系下,学院对所有课程进行了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对毕业生进行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形成了分析报告,用于持续改进,由此形成人才培养持续改进的闭环。

  创新“三三三”实践教学体系

  坚持实践导向,构建了“三并递进、三全融通、三化融合”的“三三三”实践教学体系。“三并递进”培养机制中的“三并”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并举、并行,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螺旋递进;“递进”在理论教学上体现为“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递进,在实践教学上体现为“基本技能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递进。该模式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渗透和促进,确保实践能力培养落地生根。“三全融通”教学体系结合实践教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学院从全员、全程、全面三个层面着手,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三化融合”教学模式实行实践教学平台多元化、第一课堂实战化、第二课堂专业化的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综合实践能力。此外,学院通过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办法,将人文素质与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学院将经典阅读纳入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整体规划,组织博士、教授团队为新生讲授专业导论课程,定期邀请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开阔学生学术视野。

  创新职前教师教育线上研修模式

  英语(师范)专业定期举办“基础教育名师讲堂”“线上研修”等活动,深化师范生对教育教学的认知。2022年,组织师生开展了“第19届中小学骨干英语教师新课程教学高级研修班”线上观摩学习活动,推动本专业师生聚焦新课标、践行新理念,把握新课标下的英语学科教学要求,实现信息化技术与英语课堂深度融合,加快专业化成长,提升教学能力。本次研修聚焦“基于教育数字化转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经典名著进课堂的中小学英语学与教”,教育信息化和外语教育教学领域的专家、教授就“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等热点话题作了15场主旨报告,以前瞻理念引领教师探索数字环境下的教育信息化课堂。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将是学院的常态化活动,各基层教学组织要针对该项活动开展专题教研,促进教学思想转变和教育理念创新,在全院师生中营造“重视教学、崇尚创新”的教学文化氛围,推动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为精准把握儿童外语学习的内驱力来源、了解儿童学习外语的规律、根据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设计教学环境,2022年9月,英语专业全体师生参加了线上专题培训活动。此次观摩学习活动使师生深入领会新课标精神要义,主动以新课标的新理念、新要求指导教学实践,主动对接核心素养的目标和语言学习的目标,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身践行新课标精神和理念的能力与水平,更好地了解儿童语言学习的内驱力。

  搭建学科竞赛平台

  近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育人思路,以学科竞赛为重要抓手,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院学生在第十一届“华文”师范院校英语教育师范生教学能力线上测试与交流展示活动中斩获奖项15项,其中教学能力测试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教学设计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华文”师范院校英语教育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规模大、参与高校多、影响力广泛,旨在为师范生提供教学技能训练与交流展示的平台,强化师范生教学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在2022年学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中,学院10名选手入围。此次竞赛包括教学设计、课件制作、限时演讲、教学展示4个项目,参赛选手教学准备充分,课堂教学目标明确,以流畅自如的口语表达、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阳光大方的教师仪态展现了过硬的专业能力和自信的风采。学院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激励师范生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为成为优秀教师积蓄力量。

  完善教育实习实践育人体系

  教育实习是提高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素质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学院构建了完善的专业创新实践训练体系,特别是为期3个月的教育实习实现了师德体验、教育研习等“四个全覆盖”,让学生在服务贡献中厚植爱国情怀,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才干。

  学生在实习学校通过名师访谈、名师讲座、师德体验等活动,深刻意识到自己要紧跟当代知识和经济技术发展的步伐,更新知识结构、转变教育观念、革新教学手段,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学”为出发点,秉承教为学服务的观念。“教”应该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更好地为人处世、更好地成长成才。

  教育实习可以进一步培养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教师职业的初步实际知识和能力,从而缩短从教适应期,比如备课写教案,让学生在了解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同时熟悉教学内容、抓住教学重点;又如课后反思,这节课的亮点是什么,缺陷是什么,可以如何改进?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发现问题,改进设计,不断提升自己。

  丰硕的改革成果

  丰美的桃李满园

  在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一流专业建设的背景下,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更加清晰,课程体系更加完善,育人质量持续提升,办学优势不断凸显。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学生在全国口译大赛、“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笹川杯”全国日语写作征文大赛、全国高校商务英语综合能力竞赛、湖北省普通高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等国家、省级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大奖。近三年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率逾95.95%。英语专业先后培养了6000余名基础教育英语骨干教师。许多毕业生已成为省、市、县各类学校的教学名师、名校长,涌现了湖北名师胡智全、人大附中英语备课组副组长谭松柏、华中师大一附中优秀班主任卢永平、入选“全国百名优秀大学生援教教师”的吴天亮等一大批扎根基础教育的优秀师资。

  教科研成绩斐然

  近年来,学院先后主持完成20多项国家、省部级教科研项目,三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屡获大奖,包括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翻译组)一等奖,外研社杯“教学之星”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最佳综合素质奖”“最佳课堂教学效果奖”,湖北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高校组)外语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教师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评“湖北省青年教学能手”3人、学校“教学十佳”2人。

  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近年来,英语专业每年派出30余名学生赴黄冈市黄梅、麻城等县区开展顶岗支教;英语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与黄州区一中、黄冈中学等学校的教师合作开展课题研究,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智力支持。外国语学院与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定期选派学生参与地方特色翻译语料库的建设;师生为地方政府部门提供语言服务,参与了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和遗爱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景点介绍翻译。

  未来,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在师范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更加积极作为,为地方输送更多优秀的外语专业毕业生。

  (岑海兵 陈曼)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