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教育> 文章详情页

广西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的民族特色小吃人才培养实践

  民族特色小吃登上职教发展大舞台 ——广西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的民族特色小吃人才培养实践

  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南宁老友粉、壮乡五色糯米饭、油茶……广西南宁市新阳北一路19号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的大门旁,一座富有壮乡气息的建筑——广西民族特色小吃展示和体验馆,收录展示了200多种广西知名民族特色小吃。走进馆内,图片、视频、仿真食品、工艺流程雕塑、体验制作等,讲述着纵贯历史长河的小吃文化。

  从2013年开始,学校以建设广西民族文化传承基地为契机,挖掘民族小吃文化引入校园,融入专业、对接产业,搭建育人大平台,使民族特色小吃登上职教发展大舞台,推进民族特色小吃传承与创新。

  小吃馆(展示馆、体验馆、非遗馆)、小吃教学实训和实体食品公司获评首批广西示范性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三馆建成以来,免费向社会开放,吸引数万人前来参观学习。

  搭建平台,拓宽渠道

  民族特色小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2013年,学校探索将特色小吃引进学校、引进专业、引进课堂。通过搭建教学、生产、展演、比赛、研发、创业等平台,对接产业链开展小吃研发、设计、制作、包装、服务和营销,并按照“教学即生产、作品即产品、实习即创业”的新思路,开展专业群建设和人才培养。

  同时,依托校内实训基地,推动项目式教学,联手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和知名小吃企业搭建育人大平台,建成民族特色小吃人才培育基地13个和功能齐全的民族特色小吃教学资源库,形成了特色小吃活态传承模式,成为目前广西乃至全国极具影响力的民族特色小吃文化技艺传承和创新基地。

  学校通过引进小吃进入课程,建设非遗传承人大师工作室8个,引进企业大师14人,带动学校的烹饪专业教师成为一支能教学、能生产、能研发、能烹制大雅席面名菜佳肴、能调制街边巷尾热门小吃的独具匠心的专业教师队伍。

  规范标准,精准育人

  小吃体验馆里有民族小吃习俗文化、糕饼文化、饼模文化介绍及展示,还有带着历史印记的手工饼模墙,在这里可以现场学习、制作和品尝。

  学校联合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与广西名小吃非遗传人,依托校办企业,采集和规范了80多种小吃工艺标准,研发创新了50多个小吃品种,推动10余家小吃企业组成联盟,共同挽救了一批濒临消亡的少数民族小吃,并编制了9本小吃人才培养相关教材,应用于广西部分中职学校。

  经过实践,学校探索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定标准、搭平台、链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招生即招工”的建班方式,制定了民族特色小吃标准、小吃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标准。

  在学生学习一年之后,根据学生升学和就业意愿以分流进阶方式确立学徒制班,解决学生升学与企业用工之间的矛盾,与行业协会合作成立小吃企业联盟,创造性解决学徒制培养的轮岗需求难题。

  经过9年探索,学校创立的“广西传统美食大学堂”获评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培养了具备民族特色小吃素养的餐饮类毕业生4000余人。2013年以来,餐旅专业学生参赛获得国家奖项41人次,省赛获奖136人次,成为培育国赛选手的摇篮。

  餐旅专业招生规模逐年提升,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97%以上,职业资格取证率97%以上,企业满意率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广西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涌现了一批以小吃制作技艺创新创业的案例。

  对接产业,服务社会

  在培育人才过程中,学校以“民族小吃+”的跨界融合思维,联动烹饪、酒店、旅游、电子商务、工艺美术、计算机等专业,对接文旅产业链,通过一系列培训服务社会,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小吃美食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

  近年来,学校开展特色小吃技能培训年均上千人次,民族乡村旅游培训上千人次。

  上林县镇圩瑶族乡排呈村村民蓝东海夫妇便是培训受益者,夫妇自主创业做特色包子,从原来日均销售8千克面粉到现在每天50千克以上,圩日增加到100千克,每月收入翻倍。

  马山县古零镇小都百屯村民接受培训后,在特色村寨旅游服务中获得可观收入,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小都百村先后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2015年以来,小吃进校园活动在广西14个市开展了160多场特色美食(小吃)评选和推广活动,评出桂菜名小吃60种,100多个特色小吃菜品申报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伊制味”小吃享誉广西,伊制味公司获“广西传统小吃伴手礼技艺传承基地”称号,成为广西职业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政校行企合作建设典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小吃年营业额500万元以上。

  2021年,4种广西小吃首次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小吃(米粉)行业已经连续5年成为广西餐饮业发展迅速的餐饮业态,年均增幅超过13.5%,吸纳社会就业约150万人,市场销售收入(线上线下)约占广西餐饮行业销售总额的三分之一,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产业发展后劲。

  (毛永幸 黄喜珍 李变花 龙霞)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