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战队EDG(电子竞技俱乐部)获2021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冠军。这一消息迅速刷屏网络的同时,质疑声也随之而来:“打游戏”也能拿世界冠军?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全球电子竞技产业发展迅速,我国已成为全球电竞产业的最大单一市场,多所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游戏设计、赛事策划与运营等方面的专业电竞人才。那么,从游戏到竞赛,从产业到专业,电竞是什么?电竞专业教什么、学什么?
电竞产业迅猛崛起
1736亿元!这是日前发布的《2021年度电子竞技产业蓝皮书》对2021年我国电竞产业规模的预估。蓝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电竞产业增长速度引领全球,总产值约合751.98亿元,成为国民经济又一强劲增长点。
“电子竞技作为互联网时代新生文化现象,已成为国家重点关注和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蓝皮书编委会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表示。
蓝皮书主编、中国传媒大学5G智能媒体传播与产业研究院院长王筱卉指出,我国电竞起步相对较晚,但巨大的受众群体产生的影响力,成为电竞迅速发展的基础。
2019年4月,人社部发布13个新职业,其中就包括“电子竞技运营师”和“电子竞技员”两个职业。今年2月,人社部制定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又首次列出电子竞技员职业技能标准。
广州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李萌认为,当前电竞产业发展迅速,但在人才供给体系、内容多元创新等方面仍有较大创新潜力。“希望与高校携手,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电竞产业高质量发展。”李萌说。
电竞人才≠电竞选手
热潮之下,电竞仍存在社会认可度较低的现实问题。在不少家长眼里,电竞人才几乎等同于“网瘾少年”。
其实,早在2017年,电子竞技就被国际奥委会认可为一项运动,多个电竞项目也入选了2022年杭州亚运会正式赛项。“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正面看待电竞行业,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不再‘谈电竞色变’。”王筱卉说。
“电竞不等于打游戏,前者更多体现的是竞赛、拼搏精神。”王筱卉表示,电竞成为热点,更需要引导青少年认识、理解竞技与游戏的区别。
“电竞人才不全是电竞选手,电竞行业人才更需要的是行业中的辅助角色,而非职业选手。高校开设电竞专业,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多元化综合发展,应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补齐电竞行业的短板。”段鹏表示,高校应把对电竞的正确认识传递给社会,让青少年对电子竞技运动有正确的理解。
王筱卉坦言,电子竞技要真正得到大众的接纳,或许还需要时间。“但必须承认,它已经成为影响一代人的新兴文化符号,全社会对待电竞需要有理性的认知和成熟的心态。唯有如此,才能引导电竞健康发展。”
学电竞专业≠学打游戏
蓝皮书显示,目前我国电竞行业从业人数仅5万,每年人才缺口达50万。“数量的缺口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不管是品牌建设、俱乐部运营还是赛事执行,都非常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副院长陈京炜说。
在电竞产业快速扩张的背景下,近年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体育大学等多所高校开设了电竞相关专业和课程。
中国传媒大学是全国较早开设电竞相关专业的高校,电竞专业被列入艺术与科技(数字娱乐方向),但该专业并不培养电竞选手、电竞教练、解说主播等方面的人才。
“电竞产业本身是一条特别长的产业链,可以分上中下游。上游是电竞游戏研发,中游是赛事的组织和运营,下游是大家最了解的电竞选手、教练、主播等。很多人只对产业下游有明确认知,因为这些是直接面向受众的。而艺术与科技专业聚焦的是电竞产业中游、上游的赛事直播转播、游戏设计等。”陈京炜介绍。
翻开该专业的课表,可以看到游戏心理学、游戏项目管理、赛事策划、赛事导播、数字视频剪辑等课程,并结合了中国传媒大学的传媒特色。陈京炜建议,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基因和特色,在电竞产业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培养具有特色的专业人才。
相比一般专业,电竞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行业的结合尤为紧密。对此,王筱卉建议,要根据电竞产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专业发展举措,加强专业师资培训,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全面开展校企合作,制定行业规范标准,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出能够服务电竞产业的高层次创新型复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