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教育> 文章详情页

西安市灞桥区东城第一小学 “火文化” 点燃成功人生

  “千古洪荒,火,点亮人类文明的第一道曙光。火中升腾起中华凤凰。薪火相聚,文明相传……”坐落在古都西安灞桥区的东城第一小学(以下简称“一小”),与火有着不解之缘。历史长河中的火,点亮了人类文明,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一小的火,致力于点燃学生们的人生。依托先天地理位置的优势,依傍着半坡文化、仰韶文化,一小将半坡文化中耀眼的“火文明”融入校园文化,学校独有的“火文化”就此诞生。对于校长曹国清而言,学校多年来坚守的阵地便是校园文化建设领域,因为“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重要的生命根基”。于是,被“火文化”不断滋养的一小师生,不仅敢于直面困难,更身负文化传承的重任,在传承人类文明中不断创新。

  “火文化”,让一小校园的每一隅都“热情似火”:校门口的校徽,如火焰般熊熊燃烧;学校前的广场上,书法《火之赋》苍劲而磅礴;首训厅的壁画中,火的智慧表现为“半坡姑娘”的手心之物——取水器。为了让文化走近德育、课程、教学、教师,一小着力打造了“五个一”建设,即形成一种灵动高效、亮点频闪的教学模式,建立一个异彩纷呈、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开发一些特点鲜明、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打造一支团结和谐、务实高效的教师团队,体现一份促进均衡、彰显担当的教育情怀。

  “灵动课堂”

  以学定导,多元互动

  2013年的教育改革成为一小的转折点。一个个自信的一小学子成了学校的鲜活招牌。即便踏出一小的大门,升入中学,学生们也普遍具备自主学习、合作沟通、持久学习的能力,更加自信、积极和乐观,这一发现,源自学校跟踪调查的结果,足以见证教改的力量。“‘灵动课堂’改革,受益最大的是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校长曹国清口中的“灵动课堂”,便是教改的成果。

  在灞桥区教育部门“边学边教,自主领悟”课题的引领下,学校基于“火文化”的核心理念——积极、主动、热情,立足教育理论依据——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个解放”,提出了“灵动课堂”的理念。灵动,正是火苗燃烧所呈现的状态,更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还暗示着课堂中师生的精彩表现。“以学定导,多元互动”,在不断打磨中,“灵动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从成功申报国家“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基于课程、课堂、课题创新实践的教师教育研究”子课题,到全校教师积极参与“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以学定导,多元互动’‘灵动课堂’的研究”课题,一小“灵动课堂”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已初步成熟。

  “以学定导,多元互动”,在实践中被细化为“四学三导两展示”流程,以及“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其中,课前环节侧重于学习知识前的探究,因此教师更关注是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让他们主动自学。在这个阶段,学生们会收到一份“导学案”和一份“学习单”,不要小看这两份资料,其中凝聚的是学科组全体的心血,是教师们对教材进行的高质量“翻译”和“二度创作”。课中环节,是一节课的核心,“灵动”的概念更为凸显。因此,这个阶段的课堂,是灵动的、活起来的课堂,学生以小组活动等方式,按“灵动课堂”教学流程对学习过程进行组织、控制,在独学、对学、群学、评学和组内小展示、班内大展示中,完成学习目标。而教师一改以往的主角角色,把讲台交给学生,负责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及时引导处理预设与生成的问题关系,适时点拨、追问、指导,有针对性地疏导,完成知识生成。

  一小的课后环节,是师生双方的共同反思提升。“教师有效地进行课后反思是实现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一小教育工作者们的共识。学生们则会通过达标情况,反思课堂学习、查漏补缺、全面落实学习目标,并以此为基础,预习下节课的学习任务。就这样,一节完整闭环的“灵动课堂”就结束了。而回荡在一小教室里的那一声声“我质疑”“我补充”“我展示”“我倾听”,那一场场类似激烈辩论赛的课堂,已经悄无声息地把“灵动”注入了每名师生的灵魂深处。

  “异彩课程”

  让每一名学生绽放光彩

  “火文化”之下的课堂教学,顺应着小学生的天性,被誉为“课堂横截面”的课程,自然也不例外。小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走出家门、迈进小学之后,每一名如同一张白纸的学生,都可能书写下不同的人生。“让每一名学生绽放光彩!”怀揣着对学生们的爱,一小开启了用“异彩教育”构建“异彩课程”的精彩旅程。“异彩教育”,是尊重生命的教育、是唤醒潜能的教育、是成就梦想的教育、是彰显个性的教育,而“异彩课程”,是培养“强体魄、启心智、怡情趣、善交流、会创新、爱生活”的一小少年的课程。

  从思想上来看,“异彩课程”的精神内核为“一二三四五”。即一条主线——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主线;两项重点——以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重点;三个强化——强化学生的书写能力,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四方合力——学校、家庭、教师、学生形成合力,共同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五维驱动——课程驱动、活动驱动、评价驱动、反馈驱动与学生内驱驱动相结合,共同组成学校特色课程。

  从维度上来看,“异彩课程”聚焦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设置了一级一特色的“特长班”,包含“德之彩”之润德课程、“慧之彩”之思维课程、“文之彩”之妙语课程、“艺之彩”之美育课程、“形之彩”之健体课程、“技之彩”之实践课程。

  从构成上来看,除了基于校情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型课程,“异彩课程”还涵盖了生活化的拓展课和特色化的实践活动课。拓展课,着力拓展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灵动课堂”建设为载体,拓展学生的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另一方面是以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品德等学科为切入点,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探索各学科之间的融合。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学校将课程进行了分年级设计:一年级开设“海量阅读”课程,二、三年级开设“课本剧表演”课程,四年级开设“单元整合”课程,五年级开设阅读能力培养的“整本书悦读”课程,六年级开设“红色经典合唱”课程。实践活动课,实践和活动是手段,开发学生的潜能是目的。学生只有亲身去体验和参与一些课程,才能生长出主体意识、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提升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的能力。在一小,实践活动课被分为限定实践课程和自主实践校本课程两类。前者是全体学生限定选择修习的课程,包括学校集会(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成人仪式等)、班队活动、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自我服务等;后者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包括生活技能课程、实践创新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国际交流课程、社团活动课程等。

  德育名片

  “三节三礼三活动”+自主管理

  “火文化”照耀下的一小,一年四季都在艳阳之下。4月,四年级的家长和学生,大手拉起小手,迎接充满感动泪水的成人礼;5月,著名书法家走到学生们中间,分享书法智慧,启迪他们的书法梦;7月,六年级学生在即将踏出一小校门之前,与家长一起重温6年岁月,在感恩与珍惜中度过毕业礼……如此种种,都来自一小的德育金字招牌——“三节三礼三活动”。

  何谓“三节”?即艺术节、读书节和学科节。一小的艺术节,好不热闹。除了舞台上精彩的演出,还有班级集体舞比赛,一小的操场上回荡着响亮的助威声。读书节由来已久,是一小的一项长期活动、全员活动,教师、学生和家长都要参与其中。为了充分调动全员参与读书活动的积极性,学校每学期都要评选读书“小博士、小硕士、小学士”,让“书香校园”的氛围氤氲整个一小。除了学科拓展课,一小还开展了学科节。每一次学科节,各学科都成为学生们“最熟悉的陌生人”。“原来,每个学科都这么有魅力,各学科之间是相通的。”很多参加了学科节的学生都发出如此感慨。

  入队礼、成长礼、毕业礼,这三项活动被命名为“三礼”。入队礼,庄严中透露着活泼;成长礼,感动中带有丰满期许;毕业礼,不舍中书写着美好明天。

  “三活动”,指的是春天的研学旅行活动、主题实践活动和元旦前夕的迎新活动。主题实践活动实际上贯穿一年四季,是针对不同的节假日和传统节日而举办的项目,比如中秋节、国庆节、世界环境日等,学校都会邀请相关人员走进一小,让学生在他们的带领下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国际的知名节日。

  提及一小学子,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慕名参观学校的来访者们,有可爱的小小解说员带领他们了解一小文化,深度感受一小的教育环境;负责一小环境卫生的保洁叔叔阿姨们,多了一批批小帮手,原来,一小搭建了垃圾分类“绿绿岗台”,并招募了一支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负责学校垃圾分类的管理、宣传、监督工作。一小的学生们,年龄小,但自主管理能力可不小。因此,学校德育又有了新的名片,那便是学生的自主管理。而如今,学生们又多了更专业的自主管理能力,学校与灞桥区法律部门联手,设立“少年仲裁庭”。“少年仲裁庭”由校级辐射到各中队,成立各班“少年仲裁庭”,校级“仲裁员”对各中队“仲裁员”进行指导帮扶,通过相互学习,教育学生知法、懂法、守法。

  “火文化”,点燃成功人生。那么,究竟什么是成功人生呢?这需要每个一小人自己定义。“灵动教学”“异彩课程”“三节三礼三活动”和自主管理,赋予学生们的,是面向未来时拥有的积极、主动、热情,这些如火的品质,足以帮他们抵达自己所定义的成功人生。

  (曹国清 王彤)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