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资讯> 文章详情页

长篇报告文学《孕育》:再现百年前之风云激荡

  中新网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 高凯)长篇报告文学《孕育》研讨会日前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北大红楼)召开。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原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胡平、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彭学明、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原作家出版集团总编辑张陵等著名评论家,以及《十月》杂志主编陈东捷、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副馆长黄春锋等承办方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作品研讨。北京出版集团总编辑李清霞出席并致辞。

  《孕育》以北大红楼为主要舞台,记录了马克思主义在北京的早期传播、共产党小组的形成和推广、早期工人运动开展的过程,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在北京的革命活动,以及蔡元培、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重要人物的事迹。作品以翔实的资料、生动细腻的笔触和饱满的激情,再现了一百多年前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分析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文化基础和思想准备,进而阐释证明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必然。

  邱华栋当日谈到:“《孕育》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从我们此刻所在红楼这个地点出发,呈现红楼这个地点独特的历史内涵,它是一个舞台,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非常重要的一个舞台。今天在这个地点,在红楼这个散发着百年光辉的重要地点,围绕着《孕育》这部在建党百年的历史结点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品,我们展开讨论、展开研讨,可以说本身就具有特殊的意义。”

  梁鸿鹰说:“能够看到,我们国家大的进步跟知识的传播,跟文化、教育的进步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变革是与思想的变革、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成长紧密联系起来的,这些知识分子肩负起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之后,中国的思想层面也好,中国的社会状况也好,都会发生越来越好的变化。”

  白烨认为,从历史资料、党史资料上讲,可能已经有不少研究、梳理、编撰红楼历史的,它在党史研究领域里影响很大,但是对于更广泛的受众,特别是通过文学方式把它做一个宣传,好像依然是不够的。所以这个作品非常重要。

  陈丽红指出,《孕育》非常难得的地方是把党史的重大题材,用文学艺术的方式重现。

  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出版集团主办,十月杂志社和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共同承办,研讨会上,彭学明、李朝全、张陵、李炳银、陈福民、徐可、李云雷、杨庆祥、张莉、丛治辰、傅逸尘、黄春锋等嘉宾也做了精彩发言,对《孕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