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端访谈> 文章详情页

刘发英:一路助学,芬芳相随

  当一名好教师,刘发英苦心钻研,让山里孩子享受“最好的童年”;做一名助学人,“英子姐姐”信守“三个百分百”承诺,用满腔赤诚架起一座爱心之桥。16年来,她募集助学款2486万元,资助学生3710余人,帮助许多家庭走出贫困、获得新生——她,托起了山里孩子的读书梦。

  ————————————————

  被誉为“中国网络助学第一人”的“英子姐姐”还有4年就到退休年龄了,她说,从没想到帮贫困孩子筹钱念书会成为自己业余生活的全部。而4年后,助学可能会占据她大半的生活。

  “英子姐姐”名叫刘发英,从2005年开启网络助学之旅以来,身为一名普通中国共产党党员和乡村教师,她以一己之力感召2000余名爱心人士,募集助学款2486万元,资助学生达3710余人。

  这或许在许多慈善机构看来并非一串大数字,但值得敬佩的是,这些数字背后的每一个人、每一份情,刘发英都历历在目、拳拳在念。

  为什么有这样的选择?在一份自述中,刘发英这样问自己:你是否忍心看着山里的孩子无法读书?你是否忍心辜负原本互不相识的网友给予的信任?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寻找答案的过程,却远非如此简单。

  “别让山里孩子吃‘没文化’的苦”

  清江悠悠,青山巍巍,在游客眼中,位于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黄柏山巍峨挺拔,可堪一游。但对扎根于此的人而言,这里交通极为不便,绝非宜居之所。

  1991年师范毕业后,刘发英选择到长阳最边远、最贫困的黄柏山乡任教。

  “只知道条件不好,但没想到这么艰苦。”刚过20岁的刘发英完全没有想到,在黄柏山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她竟要付出12年的青春。

  刘发英任教的黄柏山乡陈家坪小学距离县城200多公里,物资周转困难,学校食堂只给老师提供开水。开学那天,领导指着一块地告诉刘发英:“在这里,想吃什么自己种。”

  自小在城镇长大、不会种菜的刘发英几乎每天都靠清水煮面或酱油炒饭度日,由于缺少油水,常常饿得直哭。

  到了晚上更是煎熬。刘发英胆子小,一个人不敢睡觉,更不敢走夜路。一张用两条长板凳、几块板材搭成的木板床摇摇晃晃,睡在上面小心翼翼。楼上没有卫生间,刘发英常常要拎着煤油灯下楼走很远上厕所。

  在茫茫夜色中穿过一片寂静的空地,那种心有余悸的感觉她现在还记忆犹新。

  长夜难挨,日复一日。等到冬天这份难熬更增了几分。山里冷得出奇,下一场雪得好几个月才能融化,教室、宿舍都没有暖气,学校用拖拉机拉来煤块堆在角落里,刘发英还得自己动手烧制蜂窝煤取暖,常常被呛得泪水直流……

  这样的日子怎么过?同来黄柏山的5位同事相继下山进城了,刘发英有过万念俱灰的时候,但好在这里有一群心疼她的孩子。知道刘老师胆子小,女孩子们就一个个晚上轮流来陪她睡觉、上厕所,后来因为虱子太多,孩子们不再陪她睡,每天到她窗边轻轻敲打窗户,小声问她:刘老师睡了吗?直到没有回音,孩子们才散去。

  为了让刘发英吃饱饭,孩子们从家里带来土豆、玉米,附近的家长教她种菜,每到周末争相邀请她到自己家里做客。

  “很多学生买不起饭,可他们却把仅有的新鲜蔬菜分给我……”刘发英说,孩子和家长的热情让她感觉到远山之中的暖意。那时的她心里只有一个念想:倾尽全力教好每一个孩子。刘发英开始思考如何打磨上课技巧。1996年,因为教学成绩突出,她被评为长阳县“十佳青年教师”,还荣获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园丁奖”。如今,这两张发黄的奖状和奖牌依然被她珍藏着。

  但受制于自然环境与时代局限,刘发英时常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身处穷乡僻壤,生活的窘迫导致山里孩子求学艰难的现实,常常让她揪心不已。

  刘发英记得有一次,她领着一个留守孩子小斌到宿舍里,小斌看着刘发英给儿子织毛衣,怯怯地问了一句:刘老师,这件毛衣一定很暖和吧?刘发英一愣,孩子低声说:我从来没有穿过毛衣,也没有穿过凉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刘发英特意给小斌量了身体尺寸,悄悄给孩子织了一件毛衣,又辗转到县里给他买了一双凉鞋。这件毛衣至今还被小斌珍藏着。

  那时起,刘发英每月从自己仅有的98元5角的微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给班上的贫困学生买文具、书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她想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因为她了解山里孩子不读书吃的苦——

  刚工作第一年,一个名叫小丽的孩子一连两周没来上课,刘发英跋山涉水前去家访,她看到一间矮小破败的土坯房里,昏暗的光线下,老实的父亲和弱视的母亲,还有小丽和妹妹挤在一起。

  “不是不想让孩子读书。”父亲叹着气,给刘发英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因为一字不识,一次在外打工的亲戚寄给他一封信,为了知道信上的内容并写封回信,他请人帮忙。作为回报,他辛辛苦苦帮读信的人挖了3天坚硬的荒地,连一顿饭也没吃上。

  “刘老师,没有文化的苦头我们这辈子算是吃够了,就算是砸锅卖铁,我也要让孩子多读书!”那位父亲低哑的声音刺痛了刘发英,她想为山里的孩子做更多的事。

  身为共产党员的刘发英一直在想,仅凭个人之力毕竟杯水车薪,有没有办法让更多的人来帮助山里的孩子?这个满肚子热心肠的女教师,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直到2005年的一个秋天。

  “从99%的怀疑到99%的信任”

  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2005年被称为“关键一年”。这一年,百度敲响了纳斯达克的钟声,中国网民首次过亿。也是在这一年,刘发英第一次“触网”,她注册了一个QQ号,取名“英子姐姐”,在她35岁的那一年。

  外面世界的互联网早已四通八达,但在刘发英的学校,却只能20几名老师共用一台配置极差的电脑,那时的刘发英还不懂如何使用网络,只能利用晚上时间慢慢摸索。

  刘发英上网绝非心血来潮。当年9月,她所在的白沙坪小学校园里来了两名“心之旅”助学网站志愿者,刘发英顶着烈日陪同他们翻山越岭走访了几户贫困学生家庭,后来志愿者将其中两个孩子的情况发布在了“心之旅”网页上。一周后,刘发英接到当地邮局的电话,说有一张汇款单让她去取。

  “当时我不相信,问是不是打错了,谁会给我寄钱?”刘发英回忆说,后来当她拿着一张800元的汇款单时,兴奋得难以自抑。

  从此,“网盲”刘发英仿佛发现了一个新大陆:“网络还真神奇!”一个全新的想法随之诞生——“网络助学”。

  刘发英尝试用“英子姐姐”的身份在网上发帖求援、遍寻资助,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困难旋即而至,周围的人大多不以为然。有学校领导以为她一天到晚泡在网上,便给她留言:你如果要做助学,可以改行!还有人在背后“说小话”:她这是在为自己“挣名”呢!

  更“可气”的是,某天一个人在网上联系刘发英说想资助孩子,但需要先和她视频通话确认才行,刘发英急忙托人在县城花30元钱买来一副摄像头,满怀期待地与对方接通视频通话。但不到一分钟对方就挂了,还给她发来信息:就你长成这样还想骗钱呢?

  受不了委屈的刘发英背着家人偷偷大哭了一场。但哭过也就罢了,天生有股“倔劲”的她并没有被打倒,反而“横下心”:我偏要做给你看!2010年,刘发英组建了自己的助学团队,创办了“英子姐姐助学网”。

  为了获得更多陌生人的信任,刘发英决定在网上公开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单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她同时向网友承诺三个“百分百”:每一个贫困学生的信息都是她和团队成员亲自走访获取的,被资助人情况百分百真实可信;她坚持只做爱心的“摆渡者”,助学款百分百足额代收代送,不从中提取一分一厘当工作经费,助学过程产生的费用由自己承担;采用“一对一”验证方式,每个孩子收到助学款以后,百分百会给资助人回电话或短信。

  这条路走得并不轻松。2015年暑假,刘发英前往长阳县九龙村走访一户山顶的贫困户,从县城出发坐船逆流而上,颠簸4个小时后改乘面包车到达村委会,然后村干部骑着摩托车载着刘发英,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一路上山,两边都是悬崖,刘发英闭着眼睛不敢看。在一个急转弯处,摩托车突然打滑,他俩连人带车差点跌落悬崖。村干部从地上爬起来,一连抽了好几支烟,又默默地继续上路……

  这样的艰难险阻无处不在,16年来,刘发英和她的助学团队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走遍了长阳县的154个村子,无数次摔倒,无数次爬起……

  为了让资助人放心,刘发英将每一笔钱都记得清清楚楚。记者在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工作室看到,刘发英亲手记录了180余本“助学账本”,满满当当塞了好几个柜子,每一本账本里都详细记录着每一笔捐款的来源、捐款人地址、电话号码、QQ号、金额、受捐学生姓名、学校、年级等重要信息,全部汇款单还有复印件存档。

  早年,江苏省常州市的退休老人戴伯春想要资助一些贫困学生,他用整整半年时间考察了多个助学网站,并都进行了试探性资助,最终还是觉得“英子姐姐助学网”上的资料公开透明、值得信赖。2016年,戴伯春捐助200万元设立了英子奖助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刘发英说,以前99%的人对她表示怀疑,如今99%的人对她更多的是信任。

  至今,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共结识爱心人士2018名,募集助学款2486万元,资助学生3710余人。

  无数个家庭因为刘发英的“爱心中转站”而受益,他们重拾信心,甚至点燃希望。这一点,都镇湾镇的小勇、小国兄弟俩感触尤深。4年前,兄弟俩同时考取大学,但家里实在太穷供不起。谁去上大学?兄弟俩你推我让,最终决定以抓阄的方式决定命运,母亲闻讯后痛彻心扉,表示不惜一切也要供他们上学。刘发英和团队了解情况后,奔波七八个小时赶到他们家,顾不上吃饭和休息,马上整理求助信息发到网上,第二天就有网友将1万元捐款寄过来……如今,哥哥小勇毕业后留在武汉自主创业,弟弟小国修完双学位,又考上了研究生,一家人终于彻底走出了贫困。

  “党中央‘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给了我动力。”刘发英说,“看到一家一户的贫困孩子得到资助后迈进知识的殿堂,成长为家庭的顶梁柱和国家的脊梁,改变了贫困的命运,我觉得我做的事特别有意义!”

  “新英子姐姐”的诞生

  “英子姐姐,如果没有您的帮助,也许我现在会是一名打工妹,是您改变了我的命运,我一定以您为榜样……”这是学生小琦写给刘发英的一封信。小琦命运坎坷,出生后被父母遗弃,被一个老人收养长大。从小琦小学五年级起,刘发英就开始资助她,去年暑假,小琦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科技大学录取。

  2020年春节期间,小琦来到刘发英的工作室告诉她,自己终于实现了多年的心愿——完成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小琦说,如果有一天她的生命结束后,还能给别人带来光明和帮助,那她的生命就不是毫无意义的。如今,小琦已经正式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让刘发英备感欣慰的是,像小琦一样被“英子姐姐”资助,长大成人后又将这份爱不断传递的人越来越多。

  学生小娟被资助完成学业后,毅然返乡当了一名乡村教师,主动加入刘发英的助学团队。2019年,小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对一资助了2名贫困学生。2019年,小娟主动调离镇上交通便利的中心幼儿园,带着11个月的小宝宝和婆婆前往偏远的白沙驿小学附属幼儿园支教。

  “在我心情焦虑的时候,我脑海里浮现的是英子姐姐走访困难学生脚踩烂泥的样子。”小娟说,想到英子姐姐曾经也是在偏远地方支教,她希望能像英子姐姐当年那样,“让自己变成一个温暖、善良的人”。在刘发英看来,小娟这样的教师就是新一代“英子姐姐”。

  曾经因儿子患白血病被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帮助的田海涛一直以英子姐姐为榜样,2019年他加入党组织,现在已是九龙村村支书助理。“没有英子姐姐的帮助,我就没有现在的家,我也要尽我所能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田海涛满怀感激地说。

  不仅是受资助人,普通教师、偏远山区的学校负责人、退休干部、知名作家等,都在刘发英的感召下,或加入她的助学团队,或用自己的方式行善。

  一路助学,芬芳相随。

  如今,刘发英的丈夫、儿子、儿媳都走上了爱心助学道路,一家人都在延续着爱的火种。

  龙舟坪镇津洋口初中教师刘拥军跟随英子姐姐助学多年,他告诉记者,这些年最大的变化就是“三观变了”。

  “从前总觉得教师这份职业清贫,但我现在不再埋怨,而是知足。”刘拥军说,他在奔波中找到了存在的价值与乐趣。

  “我们的爱在传递中范围越来越广,召唤的人也越来越多。”刘发英感慨系之。而今回望前半生,她始终觉得走上助学这条路,起源于当年的黄柏山之行——那些可爱的孩子、淳朴的家长给了她莫大的帮助与希望,所以她才会举起希望之灯,将这份光亮传递给更多的人。

  如今,这希望之灯,再也不会灭了。

  (刘发英,土家族,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花坪小学副校长。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最美志愿者”等数十种荣誉)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