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赵准胜)吉林省通化市曾是东北抗联浴血奋战的主阵地,是“四保临江”战役的主战场,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大后方,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为更好回顾党的光辉历程,铭记通化红色历史,通化师范学院“通化红色历史文化纪念馆”日前正式开馆。
“我们充分发挥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优势,将通化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博物馆陈列展览,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通化师范学院副校长肖平说。
走进纪念馆,在大学生讲解员的讲解下,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文,带领大家共同追忆那些激荡的红色岁月。据了解,纪念馆以“老兵记忆”为主题,以时间为主线,以通化市政协文史专员孙艳华和爱人胡堂林历时10余年搜集采访的400多位通化老兵资料、200多张老兵手模及相关口述资料为主要展示内容,从个人记忆、集体记忆、国家记忆的角度还原通化老兵的峥嵘岁月,展示通化红色文化历史。
开馆仪式上,96岁的通化老兵刘德厚现场讲述了战争年代的亲身经历;通化师院为孙艳华、胡堂林夫妇颁发了“特聘顾问”证书。随后,参加仪式人员共同参观了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