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人物> 文章详情页

钱亦石:为求救国觅新途

  钱亦石:为求救国觅新途

  1889—1938

  83年前,一首歌曾经在中国大地回荡。“从书房到前线,从理论到实践,你生在斗争中,你死在抗战的前面。你虽没有看见光明的实现,可是,请安息吧!奴隶们在努力翻身,誓争取胜利的明天!”

  这是在您的追悼会上,第八集团军所有指战员在您遗像前唱起的挽歌,作曲人、指挥人是冼星海。“哲人其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样评价您的离去。

  您是有名的“红色教授”,曾以笔为刀,写下《紧急时期的世界与中国》《战神翼下的欧洲问题》《白浪滔天的太平洋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解剖刀”,精辟地分析国际形势的发展,揭露了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阴谋。

  董必武称赞,“不仅是国内第一流的论文,即置于国际第一流的论文中,也毫无逊色”。

  大革命失败后,1928年1月,您根据党的决定,秘密到达日本东京。您在这里精心研读了《资本论》,并和杨贤江、董必武领导了东京留学生中的共产党秘密组织。同年8月,中央决定您和董必武转往苏联,到莫斯科特别班学习。1930年,您化装成铁路工人回到上海,开始从事文化活动。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周恩来决定任命您为队长,在上海组成战地服务队,并由郭沫若介绍到第八集团军服务时,您欣然受命。在战地服务队,您曾用歌曲鼓舞了无数抗日青年的斗志:

  脱掉长衫,同赴战地,

  一面唤起民众,一面教育自己。

  我们愿在枪林弹雨中,

  把身体炼成铁,把意志炼成钢,把大家炼成分不开的集体,

  以热诚励士气,以鲜血染征衣。

  努力!努力!动员全国同胞,争取抗战到底!

  您领导的战地服务队,建立了秘密党支部,党员处处以身作则,事事起模范作用。往往直到午夜,队员们都休息了,您仍独自坐在办公室桌前构思工作。催促您就寝,得到的回答是“还不倦,做完了它,明日还有别的事”。

  大家都佩服您精神好,却不知您因过劳而埋下了病根。您在浦东先患疟疾,随之病情加重,转为伤寒,有时一天不进粒食,加之上海沦陷,治疗困难,您不幸病逝,享年49岁。

  为求救国觅新途,真理藏胸永不孤。

  纵览风云常变幻,文章利剑起鸿图。

  曾有人用一首诗概括您一生的贡献。您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忠诚,对理想信念的始终不渝,一直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