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教育> 文章详情页

崇劳尚美 为学生幸福人生打好底色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劳动教育实录

  崇劳尚美 为学生幸福人生打好底色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劳动教育实录

  短短10年,就建构起“七融合”劳动教育体系和“五协同”劳动教育路径,探索出的劳动教育成果在全国多所职业院校得到推广应用;劳模创新工作室产生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

  这份不断拉长的成果清单,是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传承中华职业学校的优良基因、深入研究黄炎培职教思想、十年如一日地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探索的一个缩影,所彰显的是“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手脑并用

  对标“五育并举”的时代需求,深入挖掘学校优秀的传统基因

  “随着社会变迁和科技进步改变了传统劳动教育的条件,在新时代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人类科技革命背景下,现实物理空间生活与学习时间越来越短,实践中会存在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在研究中被虚化的现象。”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党委书记、校长张扬群不无感慨地说,“职业教育本身就是围绕职业劳动而展开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生活劳动、社会服务性劳动有着天然的联系。就中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而言,主要表现在劳动教育缺乏类型与层次的顶层设计、缺乏校本与协同的推进策略和缺乏认知与行动的评价体系三个方面。”

  如何破题?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将目光聚焦到对学校传统基因的挖掘上。与许多职业院校的很大不同,在于学校是中华职业教育社命名的重庆市中华职业学校,与我国职业教育先驱、理论奠基人黄炎培抗战时期在重庆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渝校)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渊源,而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中蕴含着“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手脑并用,双手万能”“敬业乐群”“做学合一”等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

  正因为拥有这样特殊的劳动教育思想基因,学校利用与中华职业学校(渝校)的深厚渊源优势,传承和弘扬崇劳尚美的优良传统思想,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将劳动教育贯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和方式,强化劳动育人功能,开始了长期的劳动教育实践探索。

  事实上,早在2010年,学校就成立了重庆市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中心,开展了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重点课题“以黄炎培思想为核心元素的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研究”,重点研究黄炎培劳动教育思想,对劳动教育架构进行顶层设计。

  经过多年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梳理和研究,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中“敬业”之“业”阐释为“在校时的学业、出校时的职业”,把“立业”之“业”演绎为学业、职业、事业和功业四层意蕴的集合。而“立业”,就是坚持从个体出发,顺其个性,教之以学业,授之以技能,使其获得劳动职业,并且能服务社会,贡献国家;就是引导学生以学业为人生基础,以职业为人生根本,以干一番事业为人生目标,以建功立业为人生理想,培养宽厚的基础学业能力、坚实的专业实践能力、扎实的就业创业能力、灵活的职业发展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构筑以“五种核心能力”为支撑的崇劳尚美职业生涯梦想。

  传统基因导向创新变革,学校的劳动教育由发掘传统资源的理论研究转入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期。2012年,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宣传视频在全国职业院校德育创新工作会上展示;2013年,学校成立重庆市装备制造职教集团,启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2014年,学校启动建构“七融合”劳动教育体系和“五协同”劳动教育路径,同年10月,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助推劳动教育成果升级。

  一系列探索,为学校在行业内外不断赢得喝彩。劳模创新工作室产生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2019年,学校成功申报重庆市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推进劳动教育科技成果转化;“以黄炎培思想为核心元素的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研究”课题获重庆市第六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2020年,学校开发了抗击新冠疫情劳动教育线上课程资源,将劳动精神转化为凝聚共战新冠疫情的正能量,在社会上产生了不小的反响。

  进入新时代,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求新求变的探索步履更加铿锵。与许多职业学校的劳动教育不同,学校将劳动与课程、实践、文化、管理、科创、网络、资助融合起来,建构了具有中职特色的“七融合”劳动教育体系,实现劳动育人。

  立柱架梁

  坚持“七融合”育人的系统思维,构建中职劳动教育体系架构

  作为一所有着深厚历史积淀和劳动教育传统的职业学校的校长,张扬群一直认为:“办学应该从两个角度进行展望,一是职业性,二是教育性。从学生短期就业需求来讲,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技能教学,筑牢他们的立业之本。从培养人的长期目标来看,就是教育,也是‘立人’的根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教育中更关注学生的个性、思想和发展。最终,学校着力培育重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加工制造为特色,把学校建设成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服务现代职教体系的优质中职学校。”

  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的“七融合”劳动教育体系显得与众不同。

  在建构“劳动+课程”育人体系方面,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整合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资源,设置劳动教育多元课程,将劳动教育理念融入各类课程,构成“劳动+课程”育人体系,实现劳动教育课程化,形成协同效应。一是聚焦必备品格,设置劳动修身课。2014年,学校就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了劳动教育修身课程,将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劳动沿革、劳动地位、劳动法律法规等内容纳入道德与法治教育、劳动习惯养成教育,形成劳动修身课程。二是聚焦文化基础,设置劳动通识课,将劳动知识、劳动智慧、劳动审美、劳动健体等内容融入文化基础教育,形成劳动通识课程。三是聚焦关键能力,设置劳动技能课,将劳动技术、劳动技能、劳动创意融入专业课程、实习实训、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劳动技能课程。劳动教育“三元课程”着力建构全过程全方位的劳动教育课程育人格局,实现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目标。

  在建构“劳动+实践”育人体系方面,学校以搭建“劳动+实践”育人平台为依托,以培育“劳动+实践”育人品牌为突破,汇聚校内外劳动实践资源,创新实践活动形式,提升实践育人水平。一是分类搭建并打造品牌实践活动平台,开拓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职业体验基地、农场实践基地,强化实践育人;二是组织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开展常态化实践活动、家校协同实践活动、文化引领实践活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丰富实践育人;三是构建普职融通方案,建立职业学校开放日制度,创新实践育人。

  在建构“劳动+文化”育人体系方面,学校挖掘黄炎培劳动教育思想,提炼以“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为核心的理念文化,打造行为、环境文化。一是开发校园文化资源,编撰出版校园文化系列丛书,拍摄校园文化微视频;二是依托“劳模演讲堂、工匠演艺场”等劳动教育平台,强化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三是开展渗透劳动教育的系列文化主题活动,如习惯养成教育、“双立杯”技能文化节等;四是对校园环境进行总体规划,建设中华职教社社史陈列馆、黄炎培塑像、中华工匠文化长廊、中华英才苑、师生荣誉墙、时代之光主题浮雕、景观石等,以独特的环境文化风格和文化内涵,影响师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实现文化浸润。这些措施使“渝北职教”迅速成长为全国知名的教育品牌。

  在建构“劳动+管理”育人体系方面,明确学校、家庭、社会责任,实现三方联动,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育人制度体系。一是优化学校组织管理机构,形成“两办、六处、四中心、两群团”的学校组织管理机构;二是修订“劳动+管理”学校管理制度,在教育、教学、科研、激励等相关管理制度中,融入劳动教育内容;三是修订“劳动+管理”家校共育制度,搭建家校互动平台,学校与家委会共同修订和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家校共同体;四是修订“劳动+管理”校社共管制度,与企业、社区共建劳动实践平台,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形成社区公共劳动教育管理机制。

  在建构“劳动+科创”育人体系方面,学校建立了科研精神育人、科研队伍育人、科研实践育人、科研成果育人的“劳动+科创”育人机制。一是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劳动教育研究项目,鼓励校际合作开展劳动教育教学研究,加强劳动教育研究与过程指导;二是通过专题研修、主题讲座、学术沙龙提升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科研素养;三是积极推动劳动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鼓励师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大力推进劳动教育科技成果转化;四是健全劳动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推广机制,建立劳动教育激励机制,培养一批劳动育人示范项目和优秀团队。

  在建构“劳动+网络”育人体系方面,善用各类媒体平台,夯实媒体矩阵,形成“劳动+网络”育人体系。一是统筹网络建设与管理,提高建网用网管网能力,多渠道宣传劳动模范和先进典型,实现全方位路径复合传播;二是开展网络主题教育活动,宣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思想,形成崇劳尚美的网络育人环境,提升网络媒体矩阵的教育传播功能;三是用好网络资源,将各类教育网络平台的劳动教育资源推送至师生,提升劳动教育素养。

  在建构“劳动+资助”育人体系方面,学校做到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相结合,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相结合。一是加强“劳动+资助”工作制度建设,修订完善勤工俭学、奖学金、资助管理等办法与制度,并将其纳入资助系统;二是规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程序,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好“一对一”帮扶工作;三是创新“劳动+资助”育人形式,在食堂、保洁、教材分发等岗位组织勤工俭学活动,实现资助育人始于资助,成于育人。

  “七融合”既为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搭建起比较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也为劳动教育从纸面走向现实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道通衢

  畅通“五协同”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破解学生职业精神养成难题

  再好的顶层设计,如果缺乏好的实现方式,都只是空中楼阁。在推进劳动教育“七融合”的同时,学校就一直在思考:劳动教育不只是空洞的说教,而应当是一种行动与实践。如何破解丰富劳动教育体验、促进学生职业精神养成这一教育难题?

  经过反复论证,学校把希望寄托在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上。那么,究竟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这个目标呢?

  为此,学校创新性地提出了“学校与家庭协同”“学校与行业协同”“学校与企业协同”“学校与社区协同”“学校与普教学校协同”的“五协同”方式。

  在促进学校与家庭协同方面,学校通过发挥家庭对劳动教育的关注配合作用,构建了家校沟通机制,要求家长给学生合理安排家务劳动,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推动学生养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利用家访、家庭劳动日、家长开放日、家长学堂、家长讲堂,促进家长和学生分阶段、有序开展家庭劳动教育。

  在促进学校与行业协同方面,学校通过发挥行业协会对劳动教育的组织指导作用,架起企业与学校沟通的桥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乡村振兴服务机制,配合行业开展劳动者素质提升培训,提供劳动教育信息咨询和服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在促进学校与企业协同方面,学校通过发挥企业对劳动教育的参与支持作用,校企双方互相渗透、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共建劳动教育体系,搭建劳动实践平台,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培养大批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热爱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在促进学校与社区协同方面,学校通过发挥社区对劳动教育的媒介联动作用,开展公益性质的劳动服务,让公益精神在服务性劳动中生长出来,成为自觉要求和行动。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共建区域公共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组织校外劳动实践公益活动,依托社区资源,进一步拓展学生劳动教育空间,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体验岗位。

  在促进学校与普教学校协同方面,学校通过发挥普教学校对劳动教育的启蒙奠基作用,整合组织资源、行政资源、社会资源,进行区域内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整体架构和系统推进,建立职业学校开放日制度,开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技能展示、手工制作、职业体验等面向区域中小学生的职业劳动教育,实现共建共享。

  一系列改革尝试也给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带来不少惊喜:自2014年以来,依托劳动教育的“五协同”育人机制,共建了一批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培养出百余名劳动教育专兼任教师,开发了系列劳动教育教材和资源,组织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数百次,参与学生数万人。同时,劳动教育模式形成了明显的溢出效应,为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整体解决方案,在职教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定标度尺

  坚持“多元立体”创新理念,制定劳动素养评价的科学“量表”

  “做学合一”是黄炎培职教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自启动劳动教育研究以来,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就一直在探索中注重“做”与“学”的辩证统一。

  评价是尺子,更是风向标。它能指引劳动教育沿着事先厘定的方向不断向前探索。因此,学校在具体实践中,将“认知与行为合一”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融入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体系。在测量和评价时,侧重评价劳动认知和劳动行为。将劳动认知融入评价体系的基本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领域,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企业等场所开展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劳动行为通过课外劳动实践活动来体现,依托实践活动的组织者进行量化评价。

  为了更精准、科学地测量学生的能力层级,学校还创造性地开发了“认知与行为合一”记载工具,用来记录学生的劳动表现和劳动成果,并纳入学校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数据管理系统,对中职学生劳动评价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实现了劳动评价数据整合多维化、评价手段随身化、数据分析综合化、评价设定多样化。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呈现出“五结合”的鲜明特征,突出发挥了评价“风向标”的作用:一是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强化以劳立德;二是劳动教育与智育结合,强化以劳增智;三是劳动教育与体育结合,强化以劳强体;四是劳动教育与美育结合,强化以劳育美;五是劳动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结合,强化以劳扬长。

  劳动教育实践中,涌现出一批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巴渝工匠”“全国最美中职生标兵”等荣誉称号的先锋模范人物……红岩溢彩映嘉陵,虎头岩下颂凌云。站在历史与现实交汇的新征程路口,在校学生上万人、年均职业培训逾万人次的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正朝着理想航向乘风破浪,重新出发!

  (李清 张光铃 黄一马)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