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理论> 文章详情页

 学科评估应聚焦于如何实现“以评促建”

  学科评估应聚焦于如何实现“以评促建”

  摘 要:作为一种重要政策工具而言,学科评估的核心要义是“以评促建”。学科评估具备良好的实施初衷,且在评估操作的“技术”层面已臻于完善,但若干问题不容忽视:固化了传统上以学科为单元的资源配置机制,割裂了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悖于创新发展规律,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生态和学风作风。为此,要从弱化“指挥棒”作用并与资源配置脱钩方面努力,同时可以考虑以专业评价代替学科评估。

  关键词:学科评估;应然价值;专业评价

  自2000年启动至今,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一级学科评估已进行了近二十年的探索,其操作规程已经相对成熟。不可否认,学科评估工作坚持稳定的一级指标框架,又顺应国内外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的改革趋势,其在评估理念、评估指标、评估方案、评估方法、评估结果等方面在不断优化。第一轮学科评估,有229个学位授予单位的1,336个学科参评,评估体系参考国家学位授权审核的条件指标,包含学术队伍、学科研究、人才培养与学术声誉。第二轮学科评估,在保持评估体系框架及内涵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细化了反映水平和质量的指标。第三轮学科评估,强化了学科建设成效评价,首次提出“代表性论文评价”,操作上采用对规模指标设置上限的非线性评价方法,克服了规模导向弊端,破解了“量化”评价难题; [1]同时,将“学术声誉”扩展为“学科声誉”,将学术道德纳入声誉评价。第四轮学科评估,以服务“双一流”建设为改革动力,将人才培养提升至首要位置,参评单位增至513个,参评学科增至7,449个,此外在指标体系、数据采集、数据审核等方面更加精细化。最近启动的第五轮学科评估提出将聚焦立德树人,进一步“突出诊断功能、强化分类评价、彰显中国特色”,构建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价值导向,以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为基本方法的评估体系。本文主要探讨学科评估过程所暴露出的几个问题,并在应然价值层面提出几点改进思路。

  当前学科评估暴露的几个严重问题

  总体来看,学科评估在提供院校发展参照、规范学科建设机制、引发社会各界关注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1.评估指标同一性与学科发展特色化逻辑的矛盾

  我国在学科管理制度上实行自上而下的目录管制,并使之作为资源配置单元加以固化,学科评估就是一种加持手段。学科发展应该倡导差异化、多样性,不但学科门类间差异巨大,即使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之间以及不同高校的相同学科间也必然要走差异化发展路线。虽然学科评估已经在多样化指标方面做出了努力,如第五轮学科评估方案中提出按一级学科分别设置99套指标体系,不可谓不细致;但只要评估就必然是把相对统一的指标和标准强加到所有参评单位和学科。事实上,这些所谓不同的指标之间看似相互独立而却是高度关联,项目、平台、成果、获奖、人才,是一环扣一环的链条,“一好百好”往往是常态。更为严重的是,同一化操作下得到的评估结果已经被高校、政府和社会公众非理性使用,学科评估的应然使命和理性精神逐渐缺失,对学科声誉及其资源获取能力带来了直接影响。

  2.推动学术高质量发展目标与功利化手段之间严重错位

  学科评估只是一种手段,是为了“以评促建”,通过“调结构、补短板”,进而提升总体办学质量。一旦学科评估与资源配置挂钩,就容易变成高校办学的“目的”。官方色彩的评估机构以及评估结果与资源分配的直接关联,使高校内部从上到下无不看重评估结果,由此带来办学功利化、行为短期化、指标目标化等问题。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虽然很大程度上“强化质量、淡化数量”,但多维融合评价方法仍与学术成果量化数据相关联,学科评估始终无法完全破除“五唯”顽疾桎梏。在此背景下,高校内部很多时候呈现出“冲业绩”的过度焦虑,严重影响从长远角度谋划和推进学科发展的初心使命。因此,仅仅靠学科评估来促进学科建设必然是以学科外在的表象代替了学科真实水平的内涵,是一种落后的高等教育“政绩观”。

  3.与资源配置挂钩的现实逆向撕裂了学科生态体系

  学科评估使得通过交叉会聚和协同创新来改善教育、科研质量的目的难以达到。学科评估的客观后果就是办学资源向能够“抢名次”“争面子”的学科和方向倾斜,那些校内地位高、既往排名靠前的学科(一般表现为主流学科、传统学科)备受青睐,而无望进入前茅的学科则被关停并转,新兴学科的生存空间被极大压缩。一旦获得了好的评估结果就可以得到政府及所在高校的“恩宠”,导致本来就该交叉融合的学科之间“挖深沟、筑高墙”,所谓优势学科的“本位主义”“山头主义”则大行其道。不同学科之间、不同学科负责人之间,相互抢资源、抢成果愈演愈烈,严重破坏了学科生态与学术风气。高校间的挖人大战也在学科评估背景下被极度放大,高水平教师资源配置表现出了与“经费实力”的严重正相关。

  4.学科评估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

  从第四次学科评估实际情况看,各高校用大量时间校内宣传发动、优化组合学科、谋划材料组合等。各高校、院系和学科煞费苦心应对学科评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准备评估,评估压力在部门、院系、师生之间传递,全校范围内疲于应付各种评估事项,正常的教学与科研秩序受到严重影响,师生精力和办学资源被大量浪费。即使是国内领先高校,也要用大量时间“备战”,几乎所有教师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这项“零和博弈”。为拉升指标,一些高校还针对性地从“技术层面”操作数据表现,这都背离了改善学术质量的纯粹要求。

  学科评估应然价值缺失的简单分析

  政府导向与高校参评功利化倾向之间的价值冲突,表现为评估过程中政府行政权力的干预与高校对教育资源抢夺之间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张力对峙。[2]“以评促建”本身应是学科评估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价值逻辑,但因为其他话语背景下利益机制的全面嵌入,带来了事与愿违的结果。

  由于我国第三方评估尚未较好发展,学科评估均由教育行政组织主导。政府将评估作为一种政策工具,通过对管评权力下放和教育资源的再配置,在高等教育场域内形成一种基于管制逻辑的程序化评估样态。然而,这一政策工具的执行过程涉及多元利益主体,不同主体在制度约束下调整行动对策,甚至采取“竞争性”手段迎合行政意志。因此,政府主导逻辑下的学科评估极易导致行政权力对学术管理的过度介入,一定程度上成为学科评估预期与结果之间形成偏差的诱因。

  再者,我国目前实施的学科评估并非是对学科是否达到某一水准的水平性评估,也非对学科建设和发展水平的认证性评估,而是基于评估结果来遴选建设对象,进行动态调整和动态支持的竞争性评估。[3]学科评估结果会对高校资源分配产生直接影响,使得机会主义的非理性选择在高校中频发。高校日益忽视对学科评估目的的把握和审视,甚至出现“本末倒置”倾向,使得学科建设沦为追求学科评估结果的手段。不少高校学科调整的初衷不是优化学科生态,而是扔掉影响评估绩效的“累赘”或“包袱”,变相引致了学科间的“马太效应”。显然,高校功利化倾向诱导的非理性选择成为学科评估理性精神缺失的根源之一。

  改进学科评估工作的基本思路

  事实上,学科评估所衍生的不良影响多源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急躁心态所致,而当前高等教育事业恰恰需要的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非理性的学科评估对学科发展、院校发展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可能对高等教育发展和国家创新体系的根基造成严重损伤。为扭转这一局面,迫切需要改进学科评估机制,建构理性科学的学科评估治理体系。

  1.发挥学科评估“以评促建”的本质作用

  即使仍然要进行学科评估,我们也建议评估结果不排名、不公布,而只是把“诊断”结果报告给各高校用于办学参考。应该明确学科评估的根本作用在于帮助参评学科在相互比较中知己知彼,为高校聚力培养高水平人才和应对经济社会重大需求问诊把脉、提供样板参照。更大程度上,学科评估的单一化指向应该让位于院校整体形象的多维度特征刻画,以便于每所院校都能找到自身的特色化发展路径。基于此,可参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开展的学位点合格评估,把评估结果模糊化为“合格—整改—不合格”为主的分级标准,而不是十分明确的三六九等。此外,还应推动政府管理思维向院校发展思维转变,充分发挥高校自我评估和个性化评估对办学特色的形塑作用,即从自身的角度去考量提高了什么、完成了什么。

  2.不断弱化学科评估的“指挥棒”作用

  以学科评估为代表的学术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是对学科发展各环节的综合性价值判定。其核心的功能是对高校发展状态的“诊断”,是对办学者在某个侧面的“提醒”,不应该是硬性的甚至是与资源直接挂钩的,更不应该诱导广泛的归一化、功利化行为。学科建设是高校的一项日常性、长期性工作,需要不断累积、久久为功,学科管理的目的应该是促进学科整体梯队建设,培育卓越的学科群体,而不是搞“掐尖投资”。因此,要去除学科评估的“指挥棒”作用,遵循学科建设和成长规律,减少市场导向和绩效导向的学科评估,使高校有相对宽松的办学环境,推动其做基础性和长期性的工作。

  3.推动学科评估与资源配置完全脱钩

  即使不能完全去除学科评估的“指挥棒”作用,也要谨慎使用评估结果,尽量避免评估结果与资源配置和学科利益直接挂钩,落实好学科评估结果不作为“双一流”建设参照的要求。政府如果要将资源分配与学科评估结果建立一定联系,就要综合考虑教育投入的公平、公正、透明、和谐、高效等原则,不仅要奖励排在最前端的高校或学科,而且也要为排在尾端的学科提供发展空间。为此,学科评估以及与之有一定关联的“双一流”建设评选都要极力避免“支持一小部分、打击一大部分”的情况发生,要激励大多数高校办出特色和水平。

  4.引导学科评估向专业评价转变

  开展整齐划一的学科评估很难,也没有必要,它会抹杀院校发展特色并诱导功利化行为;而针对具有明确市场导向和“规格”的专业进行评价是可行的、必要的。院校间在专业建设上应该存在绝对的高下之分。从本质上看,学科评估只是为各方面“信息需求”而服务的,在于“写真”和“写实”,而专业评价要发挥建设功能。专业评价恰恰有利于实现学科交叉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也有利于引导高校转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有必要以专业评价代替学科评估,以专业评价的结果来引导全社会关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作者单位:吴伟、徐梦玲,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何晓薇,浙江大学图书馆)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基于科教融合的新工科多元化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9JDGC010)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立生,林梦泉,任超,等.我国学科评估的发展历程和改革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6(21):38-41.

  [2]陈恩伦,马健云.学科评估中的“举校体制”现象及其扭转[J].现代大学教育,2020,36(4):11-14.

  [3]张应强.“双一流”建设需要什么样的学科评估—基于学科评估元评估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40(5):11-18.

  《北京教育》杂志

  作者:吴伟 徐梦玲 何晓薇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