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解图说> 文章详情页

爱聚星空里

  在成都“星空里”咖啡馆,丹丹帮顾客点单(5月13日摄)。

  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竹林巷,坐落着一家名为“星空里”的咖啡馆,店里的工作人员主要是心智障碍者及其家人。

  “星空里”咖啡馆是锦江区残联与地方企业在2019年初共同建立的一个残疾人融合就业支持基地,通过社区岗位开发、就业孵化、岗位实训的方式,提供“就业辅导员+残障伙伴”的创新型融合岗位,扶持残疾人实现融合就业。发起人杨娟说:“在星空里,‘特需伙伴’的意思是,我们特别需要他们。”

  咖啡馆有4名“特需伙伴”和2名店长,分白班、晚班轮换上班,负责店面清洁、饮品制作、客人接待等工作。丹丹是店里的“元老级”员工,对她来说,这份工作比做餐厅服务员要轻松,虽然偶尔会出现小问题,但店长都会耐心指导并鼓励她。

  “星空里”会定期举办烘焙、编织、陶艺等技能工坊,帮助“特需伙伴”提升就业技能,实现自我价值。据杨娟介绍,目前“星空里”在不断探索发展模式,使更多“特需伙伴”能够实现稳定且灵活就业。

  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在成都“星空里”咖啡馆,丹丹整理店内物品(5月13日摄)。

  在成都“星空里”咖啡馆,钰洁在制作咖啡拉花(5月13日摄)。

  在成都“星空里”咖啡馆,钰洁在记录甜品摆放时间(5月13日摄)。

  钰洁(左)与丹丹在成都“星空里”咖啡馆制作饮品(5月13日摄)。

  在成都“星空里”咖啡馆,钰洁(左)为客人上餐(5月13日摄)。

  在成都“星空里”咖啡馆,丹丹整理当天活动所需的饮品(5月13日摄)。

  这是5月13日在成都“星空里”咖啡馆拍摄的为工作人员准备的饮品制作方法册。

  这是5月13日在成都“星空里”咖啡馆拍摄的由残障人士制作的陶艺产品。

  “星空里”与成都IFS商场共同开展“星与星愿”融合编织工坊,在成都大慈寺行道树进行毛线编织展示(2020年12月摄)。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